第8章万事皆可交易

人生,只有一次。

很多人,想重来,梦想如此,但是,现实却不如此。

成熟后,成年人讲究复盘思维,就是不可一错再错。

朱元英躺在自家的床上,对未来的计划,进行复盘和规划,尽量减少失误。

……

朱元英最喜欢的一句话,并有感而发,写一下一句诗:“你我本不同,龙门竟相撞。君败仍为鱼,我败与泥伴。”

看看现在的社会,其实很多人都没有搞清楚,人生的真相,是试错成本。

这个社会,没有谁比谁聪明,唯熟能生巧罢了。

穷人,因为没有试错成本,一旦错误了,就会陷入自卑中。

而富人,从小各种培训,见得机会多了,成功率也就上去了。

不觉得是智商问题,其实是概率问题。

朱元英一直告诉自己,在这个社会,要如履薄冰,不要犯错,或者少犯错。

不然,自己的家境,无法承受住失败的打击。

……

第二天,课程依旧,均是泛泛而谈的东西。

放学后,朱元英和聂为林留下来。

还有,今天值日生2位。

朱元英看过各种心理学,衣着可以看出这个人,到底有没有钱。

看着2位值日生,穿着有牌子的衣服,就知道,这两个家庭不错,还有其言谈举止。

一般家庭不错的,都愿意付出一点代价。

朱元英笑着说:“两位同学,我们是穷人家的孩子,做卫生习惯了。”

朱元英补充道:“你们穿这么好的衣服,弄脏了就不好了……”

2位同学惊讶看着朱元英:“你要帮我们做卫生……”

聂为林马上迎合道:“是啊!”

朱元英接下来补充道:“我们是穷人家的孩子,要求也不高。能不能把你们家点亮真气相关的书,借我们看一周……”

聂为林位同学沉思中。

朱元英打铁趁热地说“都是同学,借一周就还。不相信,我们可以立字据。”

聂为林位看了一下劳动委员的身份,说道:“这大可不必,我们明天各带一本给你们……”

朱元英对着聂为林说道:“我们开干……”

2位同学,小声嘀咕中,离开了教室。

……

做完卫生后,聂为林问朱元英,我们以后就这样子看书。

朱元英说道:“我认真研究过,点亮真气的书,我们城市基本是很少的,或者说,书店都不进。一方面太贵,一方面能买得起的,早就有了。除非一些大城市才有的买。”

朱元英又补充道:“我又认真研究过,坐前排的人,家境都是比较不错的。所以,这些书籍,有各式各样的。”

聂为林笑了笑:“我比较笨,我借来就抄下来……”

朱元英说:“博采众长,这种比较贵的书,都是水晶进行阅读。我们到时候,买点便宜的白纸,抄下来……”

聂为林局促地说道:“我字写得很难看……”

朱元英笑道:“没事,我有办法,我来找字写的好看的抄……”

……

这几天,朱元英凭借这个办法,搞了一些的书。

周五一结束,朱元英就要找人抄。

而抄的人,经过朱元英排查,有三个人字写的不错。

1位人家庭好,朱元英就把他排除在外。2位家境一般,朱元英就瞄上了2人。

一人叫做方二梅,另一个是焦福华。

先难后易,朱元英觉得女生比较难沟通。

面对方二梅时,没想到,朱元英说一下厉害关系。

方二梅就答应了,“借她看4天,送每个阅读水晶伴随着2本手抄书回来”

朱元英看着方二梅说,“你要几本”

方二梅突然一笑,“我要5个阅读器”。

朱元英迟疑了一下,看着她说:“你能抄的好吗?你能抄2本,我信,你抄5本,我不信,我要字好看的”

方二梅笑着说,“我可以有一帮闺蜜,这种机会。肯定要带上我闺蜜?我们女孩子,如果学习不好,我不想像我姑姑一样……”

说完,方二梅脸色一变,就停住往下说了。

但是,跟男生沟通的时候

焦福华反而不想答应,因为焦福华觉得自己是天才

不用看书,也能胜出很多人。

特别是,他写字写的好,就是为了泡妞

根本不是为了学习。

朱元英想了一下,然后拉上聂为林,对焦福华说

“要么,你抄,要么,我们每天看见你,都打你。”

焦福华看着他们,无奈的答应了。

焦福华拿了2本书走

剩下1本,朱元英跟聂为林约定,到时候过来抄

……

经过几周,潘老师发现了,朱元英居然用帮人打扫卫生作为代价,借同学的书来看。

潘老师想了一下,想要处罚朱元英。

潘老师发现,人家只是一个积极向上的青年,帮同学做卫生,没要求,只为了多写点知识,处罚朱元英,反而说不过去。

潘老师最后决定,还是警告一下朱元英。

……

朱元英走进潘老师的办公室

潘老师说,“你知道我为什么让你进办公室吗?”

朱元英说,“当然知道了,老师。”

潘老师说,“说说吧?”

朱元英不要脸的说道:“在潘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友好相处,富有的同学免费借书给穷困的孩子,帮助穷孩子一起进步。同时,穷孩子抱着感恩之情,帮助富孩子做卫生。形成良好的班级风气。”

潘老师看着朱元英,惊道:“这是谁告诉你的……”

朱元英平淡地说道:“这是老师教我做的,这样子,都是为了提升班级的成绩。但是,借的书,我目前抄下来,以后我会分发家境困难的同学,一起进步,到时候班级成绩肯定会取得更好”

潘老师看着,想到这样子,一年后的班级成绩,取得好成绩,自己的奖金是不是要进一步,待遇之类,还是有可能的。

潘老师本想推广,但是,借书本是两人的事情,出了问题,怪朱元英。如果推广了,出了问题……

潘老师说,“要在你情我愿的情况下,老师就当不知道。如果出现什么情况,老师肯定要追究的”

朱元英说:“好的老师。”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