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三章 顶礼膜拜,奉若神明

第587章顶礼膜拜,奉若神明

《洛神赋图》是顾恺之将曹植《洛神赋》进行最完美的创作,其主题思想表达得完整而和谐,巧妙地运用各种艺术技巧,将辞赋中曹植与洛神之间的爱情故事表达得纯洁感人、浪漫悲哀!

原画面奇幻而绚丽,情节真切而感人,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充满了飘逸柔情、诗意浓郁的气氛。

也真是因为此图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所以临摹本非常多,神龙府会客大厅的紫檀屏风上洛神赋图就是其中之一。

很多人都想找到顾恺之原版的洛神赋图,可找来找去,此图原版的去向却成谜,谁都不知道哪里去了,因为真迹在倪雾手中!

可以,倪雾从很的时候就开始接触这幅画,一看就是十多年!

原画想象丰富,人物生动传神,情感炽热纯洁,画面虚实疏密相间,使人感受到飘逸浪漫诗意盎然的意境美,达到诗歌与绘画的相互交融统一。

但从表现技法上来看,原《洛神赋图》中的山石树木风格有些古拙,结构简单,状物扁平,一座座山峰排列的状态,象金花装饰的犀角梳子,即所谓“群峰之势,若铀饰犀栉”。

山水色彩极少运用皱擦,只在坡脚岸边施以泥金,实现远虚的空间关系。

虽然人和山的空间关系还不协调,偶尔在色彩和形式上出现,但作为图中重要组成部分的山、兽、林、鸟却结合得很完整。

山石主要依靠线的变化来表现不同的面,依靠层次来表现不同的山峦变化,利用俯视的角度来表现纵横的山川,这些都是后来山水画的基本表现技法。

原画之所以艺术成就那么高,不但因为它是两大绝世高手的强强联合,更因为它开创了一种新的艺术传统,不再是歌颂女性的道德为主题,而是通过她们的美丽容貌来抒发作者的情怀。

曹植的诗,骨气奇高,洞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

而顾恺之的这幅画则开创了华夏传统绘画长卷的先河,且其画意存笔先,画尽意在,笔迹周密,紧劲连绵;其笔法如春蚕吐丝,轻盈流畅,遒劲爽利;其造型布局六法俱全,运思精微,襟灵莫测。

大气处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气吞万里如虎的磅礴;细微处影觉来落笔不经意,神妙独到秋毫巅”之神奇。

两人创作时的那种神游太虚的境界,凡夫俗子怎能窥其万一?

也正是因为此画是华夏瑰宝,所以倪雾从见它第一眼起就深深地爱上了它!

如果不是对此画如此偏爱,倪雾的丹青技艺也不会这么高!

倪雾临摹这件作品不下二十回,可以闭着眼睛画都不会画错!

莫道子碰上倪雾这件作品算是倒了八辈子血霉!

莫道子的《情系江山图》的确不错,而且也准备了将近一年,可他却不知道倪雾的作品却准备了十多年,早在多年前就已经登峰造极了。

倪雾误入谢府,全是因为旋转动图的问世,根源其实是思念!

思念若水!

在决定和一众挑战者进行比赛时,他心里自然也会评估这些选手的实力,决定还是不能大意,一定要拿出自己最巅峰的作品以策万全!

思来想去,再现洛神赋图是他的不二之选!

首先,他对这图真的是太熟悉了,熟悉到简直就像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一样,是溶入到血液和骨髓里那种。

第二,他觉得自己和曹植同病相怜,都是下最可怜的人!

无外乎曹植遇见的是洛神,而他遇见的是若水而已!

但是,命运和他俩都开了一个大的玩笑,洛神和若水都离开了!

这场挑战赛最终的起因其实就是因为思念若水而起,所以在最关键的时刻,倪雾心中的情感怎么可能不像长江之水一发不可收呢?

第三,各一方,也许今生无缘再见!正所谓,缘起缘灭,命运无常!既然旋转动图起了头,莫不如以绘画的形式再收个尾,也算给自己一个交待。

倪雾当时真的就是这么想的。

而谷峰看到的画面的情境,其实就是原洛神赋图最后一部分,也就是神女就驾启程的部分。

原本洛神赋图第二段的人神殊途是最令人感慨激动的,可倪雾现在流浪涯,功力未复,根本就不知道明到底如何,所以心中低落,觉得离别已经就是最好的结局了,所以就选择画邻三部分。

曹植写洛神赋仙女就驾启程时是这样的:

“于是屏翳收风,川后静波。冯夷鸣鼓,女娲清歌。腾文鱼以警乘,鸣玉鸾以偕逝。六龙俨其齐首,载云车之容裔,鲸鲵踊而夹毂,水禽翔而为卫。

于是越北沚。过南冈,纡素领,回清阳,动朱唇以徐言,陈交接之大纲。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当。抗罗袂以掩涕兮,泪流襟之浪浪。

悼良会之永绝兮。哀一逝而异乡。无微情以效爱兮,献江南之明。虽潜处于太阳,长寄心于君王。忽不悟其所舍,怅神宵而蔽光。”

曹植把这段情节描写惊心动魄,荡气回肠,而顾恺之的画作把这一情节也表现得淋漓尽致,情怨冲,所以倪雾再现这图时自是信手拈来,毫不费力,至少不用构思情节。

不过,也正是因为倪雾的丹青造诣极高,又对原图的缺憾了如指掌,所以他在画这幅画时,又加入了大胆的创新,决定去伪存真,去莠存良,于是大家看到的悬空立体图就是这样诞生了出来。

这种画技是倪雾独创出来的,不论是画还是看,都得有特定的方法才行,否则就像一座迷宫,如果不得其法的话,一辈子可能都进不去。

倪雾创造的这种画技纯属偶然,只不过他并没想到,这种画法今晚居然技惊四座!

甚至此后多年,这种技法都经久不衰,甚至连达芬奇密码都和它有关。

这事还得从倪雾时候练功起……

武林高手经常夜战,所以必须得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否则真是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倪雾的父亲逆魔曾是公认的中原第一高手,对少时的倪雾的培养当然倾其所樱

倪雾最后虽然是由三位叔父督导练功的,可聋、盲、哑三长老也是不世出的高手,对他的管教严得要死,如果不是这样,倪雾在武学上的成就也就不会那么高。

眼力与手速是武林高手的入门课,不过关绝对不校

下武功,唯快不破!

什么招法都会有缺陷,可速度到了,就算有千百处缺陷也无所谓,就像一俊遮百丑一样。

所以三长老给倪雾打基础的时候可真是要求他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俗话得好,刀不磨切不动肉,人不吃肉就得瘦!

玉不琢,不成器;眼不练,不知利!

倪雾在练眼力时特有意思,可以做到左眼不动,右眼上下左右翻飞;右眼不动,左眼上下左右翻飞;双眼同时向内,同时向外,简直就是手拿把掐,如同探囊取物一样容易。

他这手绝活很多练武的人都能做到,本没啥稀奇,可绝就绝在他只是一就练得炉火纯青,看呆了三位叔父。

倪雾在这方面显然有着常人没有的赋,本来做得挺好了,可他的三位叔父怕这种赋异禀不常练习只变成饼,所以反而加大了督学的力度,要他时时刻刻都得练习。

如此一来可苦了倪雾,每练武被弄得晕头转向,就像没头的苍蝇一样到处乱撞,差点没疯了。

最后他干脆不练武了,竟想到用绘画陶冶心境为借口逃脱那种善意的折磨。

可谁知,他的三位叔父在他作画时也不放过对他的摧玻

倪雾当时真的就像被关在牢笼里的困兽,只能任其宰割,毫无办法。

只是,绘画时练习眼力的各种古怪行为不会让他太过眩晕,所以他也就默默地学会了忍受。

老虎也有打盹的时候,趁着三位叔父放松的时候,他也懒得真练。

那时他毕竟,哪有什么争霸下的野心,被这么摧残,没逃跑就算不错了。

只是后来父亲被杀,他有了复仇的动力才不那么排斥练功,否则好好的一个正常人,连个快乐的童年都没有,谁受得了呢?

但倪雾有一次偷懒有点过了,看三位叔父不在,居然在画画时睡着了!

三位叔父赶回来时大发雷霆,虽然没有棍棒加身,可也让他一眨不眨地练习眼力。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