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创业

1990年初,由沈阳市和平区经贸委挑头,联合了另外几个单位,把位于和平区胜利大街中段的一座废弃办公楼,改建成了服装批发市场,取名为“沈阳国际服装城”。1990年9月中旬,刘涌在国际服装城租赁了一个摊位,又做起了他的皮衣生意。

皮衣生意的季节性很强,跟羽绒服差不多吧。一般来说,经营皮衣都是夏天订货、进货,秋冬季节销售。如果到了秋冬季节再去进货,往往就不赶趟了,因为到了那时厂家的库存多半是一些残次品,或者是款式老旧的滞销货。要是这时下新订单,等到交货,差不多春节期间的销售旺季已经过了。到了刘涌生意开张的九月中下旬,已经错过了订货进货的时机,也就是说刘涌的生意一开张就面临着无货可卖的难题。

刘涌回沈阳时带了三十八万现金,给了刘凯峰两万,冯奇志两万,摆平官司又花了十四万,再加上租赁铺面等乱七八糟的开销,到生意开张时,他手上的流动资金仅仅剩下了十六万。这点资金做零售业务还勉强可以,搞批发是绝对不够的。只是铺面已经租赁了,一切的准备工作也都做了,所以无论如何,硬着头皮也要把生意干起来。于是刘涌带上全部资金,南下去了河北辛集。

当年中国有两大皮制品集散地,都在河北,一个是张家口,另一个便是辛集。张家口是传统的裘皮贸易中心,而辛集则是新兴的皮革及皮革制成品生产、销售基地。当时全国百分之八十的皮革,百分之四十的皮革制品,都产自辛集。在广州做生意时,刘涌的大部分供货商也都来自辛集。

到了辛集后,刘涌在几个熟识的供货商那儿兜了一圈,情况果然不妙,家家都把库存卖光了,就算马上下订单,最快也要等到第二年才能交货。刘涌没辙,便又走访了另外几家企业,情况也都差不多,都没货,只有一家乡镇企业有现货,但是那批货却比较特殊。这家乡镇企业1990年年初的时候,接了河北省外贸公司的一笔大单,按照外贸公司提供的样品,生产了五万件小牛皮西装。但等到了交货的日子,外贸公司却反悔了,宁愿损失五百万的定金也不再要这批西装。原因是这批西装本是准备外销苏联的,而1990年苏联政局动荡,社会巨变,早先订货的苏联一方已经找不到了,或者说是不存在了。乡镇企业没办法,只能认倒霉,自己寻找销路。

服装这门生意,那是必须牢牢把握市场趋势的,皮衣也不例外。比如现在你弄一批毛呢料子的中山装去市场上卖,必然赔个血本无归。你就是白送,我都不会要的,因为穿这种衣服的成本太高了,干洗太费钱。而且现在穿这种衣服上街,会被人当成傻瓜。与此同理,当年,皮西装也不被国人所认可,一说起皮衣,人们心目中只有皮夹克和皮大衣。所以,尽管这批西装都是选用最上等的小牛皮精工缝制,可还是成为了滞销货。当时一件中档的羊皮夹克零售价在一千元左右,而厂家为了处理这批西装,把批发价降到了二百元一件,可是依然卖不动。

当刘涌亲自考察了这批西装的成色,他动心了,决定冒险一试。刘涌认为眼下皮西装虽然不流行,可不等于未来也不流行,以如此低廉的价格买到如此高档的皮衣,无疑是非常超值的。假若第二年流行皮西装的话,以这批货的质量来说,最少他也能赚到三四倍的利润。即使第二年销路仍然不畅,那么以低于皮夹克一半以上的价格零售,相信至少也不会赔钱。考虑成熟后,刘涌毫不犹豫砸下全部资金,购买了八百件皮西装,运回了沈阳。

单就这一笔生意来说,刘涌的帐算的很精,眼光放的也远,可以说算无遗策,后来的事实也确实证明了这一点。不过,纷繁复杂的世事,又岂是人力可以窥测?正是这批物美价廉、让刘涌大赚了一笔的皮衣,指引着刘涌一步一步走上了黑道。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