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与首长的再次见面

只有胜利才能生存,只有成功才有代价,只有耕耘才有收获。

——网络

数据收集其实是一件痛苦而又复杂的工作,从各种不相关的报道,文件和一些信息里将有用的信息全部抽离出来,整理成有用的,具有可参考性价值的是一件非常麻烦事情。

林云似乎忘记了自己有一套系统,里边还有一个变态的人工智能叫智脑,他拿到新的计算机的时候,被汤老头高压之下培养出来的习惯开始了运转,一条条信息被整理了出来,并进行了详细的分类。

忙活了大半个月,林云整理出来的数据足足有上千页,重新将数据梳理之后,林云终于知道了首长说的是什么意思,也明白了林左的话。

将数据发给了林左之后,没过多久,林左打来了电话。

“你准备一下,我们要去给首长汇报,你的数据和分析需要你厘清,到时候你需要做个详细的说明。当然,还有之前的玄武工程以及材料的内容,也需要你跟首长做个汇报。”

“明白!”

林云知道自己迟早要给首长做汇报的,但没想到时间拖了如此之久。

好在这种事情自己很熟悉,本科的时候,项目结题就要做报告,那时候被导师连着打回了十几次结题报告和结题的PPT,人都麻了,最后还是坚持了下来。

硕士期间跟着老头做的项目多了,在老头的调教下,结题这方面的事情就得心应手了,到博士期间,已经是非常熟练的事情了。

整理完相关的信息,做了个简单的PPT,林云告诉林左自己做好准备了。

结果被告知第二天上午再过去,因为首长那边还有些事情要处理。

第二天一大早,林左带着林云来到了西苑,还是上次被首长接见的那个会议室,他和林左到的最早。

没过多久,来了很多熟悉的人,包括办公厅的三位领导,自己的导师汤博远,科学院的陈院长,社科院的晋院长,呼延院士和彭院士。

当然,还来了几位林云不认识的,被林左一一介绍之后,林云这才知道,这次的会议主要是针对自己这些天弄出来的一些材料。

科学院又来了两位院士,一位研究大气环境的高院士,另一位是研究地球物理的崔院士,还有一位是国安部的宋部长。

林云坐在了汤老头的身边:“您身体可好?”

“死不了,听说你最近的研究步入了瓶颈,你有些颓废,”汤博远很中意这个弟子,有机会面对面就立马询问。

“给您丢脸了,最近的研究没有丝毫的突破,”林云有些汗颜。

“科学研究就是这样,不可能让你一直顺顺利利的走下去,如果真是这样,要那些先贤们怎么办?”汤老头拍了拍林云的肩,道:“不要着急,欲速则不达!”

“我明白,就是一时有些着急了,”林云低下了头。

“不要着急,你知道现在的局面我们是期盼了多久吗?”汤博远笑着说道:“我们这群老家伙一直想让国家更加的强大,重回巅峰,现在是最有望实现的时刻,我们都不急,你急什么?”

林云重重的点头道:“您放心,您一定会看到的!”

两个人说这话,首长和副首长一起走了进来,众人起身迎接,首长笑着让大家落座。

众人就坐之后,首长这才开口道:“这一次的会议是林左将军提议的,说有些事情想让我们有个全面的了解,这才把大家召集过来,开个会!”

“本次会议,依然不能有任何形式的记录,”张秘书补充了一句。

“林将军,你说一下吧,”首长将目光投向了林左。

“是!”林左指了指林云道:“本次会议就是让中校给各位汇报一下我们发现的一些问题,虽然这些问题之前我们都有所了解,但中校这次做了非常详细的数据收集和一些论证,我觉得这些东西很重要,才请求首长召开了这次会议!”

“林中校,我想在你汇报你的发现之前,需要你对玄武工程和其他一些相关研究给我们做个总结!”果然,副首长要求林云要做结项目题总结。

“是!”林云站起来,朝各位大佬敬礼之后,将电脑接在了大屏之上,开始了汇报。

“首先,我对天穹防御矩阵项目做个总结!”

“项目历时18个月,总造价1200亿,动用工程部队24支,人员8000名,配套的相关企业192家。”

“共建成50座反应塔,12000个接驳EM力场的耦合基。”

“工程成功的基础是基于硅纳米管的制造,我们在此技术上已经形成了事实上的垄断,目前没有任何国家能在这一材料领域有所进展。”

“整个项目目前成功进行了26次防御实验,5次核武实验,4次核电磁脉冲弹实验,17次常规武器实验,成功率百分之百。”

“可以说整个项目目前已经彻底完结,可以投入实战。但目前存在的问题也是很致命的!”

“两种力场的产生必须消耗大量的电能,所以目前我们最大的问题是能源问题,一次常规武器实验,消耗的电能足够一个中小型城市半个月的用电量。”

“计算机模拟的结果是,如果真在爆发核战,防御体系最同时接受20枚核武器的攻击,我们的电力系统会因过载而瘫痪。”

“所以目前亟需解决的就是能源问题,这也是我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林云没有像之前的结题那样,将整个项目的进行和其中一些细节性的东西跟领导们说,这也是林左交代过的,时间宝贵!

林云说完后就等着首长的下一步命令。

“林中校先坐吧,”首长示意林云坐下后才继续说道:“20次的接受度还是有些低,不过已经足够了,能抗住第一波核打击,我们就有足够的能力将对方的所有设施全部摧毁掉。”

“我有个建议,”林左开口道:“如果能源短时间内不能得到解决,我想我们可以在每一座反应塔附近建立一座核电站,专门为反应塔供能。”

“不现实啊,我们需要考虑经济效益,这不是战时,”副首长主要负责经济发展,直接否定了这个提议。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