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海润集团

海润集团中心大楼,三楼会议室外的休息室中,几名来自不同学校的教授和不同公司的专家正在做汇报前的最后准备。

今天是海润集团为智能机器人仓储物流系统研发而召开的一次合作洽谈会。

通常来讲,一家大公司的核心业务是不会交由外人来做的。

只有一些不是那么重要的研究课题,才会找高校中的课题组或者一些小型科技公司进行合作,而一些技术含量较低、人工成本较高的工作则交由外包公司。

智能机器人仓储物流系统研发是海润集团新上马的项目。

作为一家汽车厂商,海润集团从未涉及过智能制造领域。

依托他们在汽车领域的技术积累,他们很快研制出智能机器人硬件平台,但在软件方面还有所欠缺。

尤其是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智能机器人调度系统的研发,对于这家公司来说,如果自己做,只能从零开始。

一家汽车厂商,护城河仍然是质量可靠、体验良好,且成本能够降到极致的硬件。

泰拉帝国也有许多非汽车领域的高科技公司巨头,希望通过与车企合作成立公司,并期望占有相当比例的股权,但无一例外都遭到汽车厂商的拒绝。

汽车厂商们当然不希望其他赛道的选手主导自己的赛道,因此表现得相当强势。

再者,虽然软件在汽车和智能机器人中的作用十分重要,但脱离硬件,单纯做智能系统的公司是很难存活下去的。

这也就是海润集团能够放心地将调度系统交由外人研发的原因。

因此,他们特地召开了一个交流会,在所有各个潜在的合作方汇报结束之后,再由海润集团的专家评审决定最终的合作方。

名为交流会,实际上就是一轮PK。

下一个汇报人就是王德才。

他和陈涛正在休息室内讨论汇报时需要注意的细节。

呼!

休息室的两扇门向两侧快速退去,尚斌和郝俊走了进来,他们也受邀参加此次交流会。

王德才下意识抬头看了下来人。

居然是这小子?

他来干什么?

还有郝俊,之前没听说过他跟海润集团有什么交集啊?

还未等他想清,陈涛已经起身向二人点了个头:

“郝老师,尚老师,你们也是来参会的吧。”

“你和王院长也是吧,还真巧。”尚斌搭话道。

虽然陈涛是王德才的人,但尚斌并不讨厌他。

自从尚斌成为学校的当红炸子鸡之后,学院的很多老师,尤其是一些二三十岁的女行政人员对这位帅哥学术新星抱有好感,有时会趁尚斌找她们办事的时候跟他聊起学院的种种八卦。

其实,行政人员懂个锤子的学术和科研。

在她们眼里,尚斌除了帅的一笔,还是帅的一笔。

只不过之前碍于他不在院长王德才团队,并且只是个小讲师,她们不敢表现得太过热情。

如今他虽名义上属于郝俊团队,但已经可以在学院独立门户了,很有可能是未来的院长,这些行政人员自然不用再顾忌什么。

尚斌从八卦中听说了王德才的种种“光荣事迹”,不仅对其他团队老师采取各种打压,对行政人员也是呼来喝去。

“郝教授,你这两年横向课题不少,看到你我就开始慌了。”王德才面朝郝俊说了两句,然后转向其他专家介绍道。

“这位是我们学院的郝俊教授,工程经验非常丰富,经常作为交通领域重大科技项目的评审专家。”

休息室其他几人起身一一过来同郝俊握手。

“尚博士也来了,挺好。积极参与社会服务也是我们老师该做的事。”王德才并没有对尚斌做更多的说明。

郝俊这次能来完全是因为尚斌,见到王德才如此对尚斌说话,自然有些不太高兴,随即向其他人说明道:

“是尚斌喊我一起来的,我这次就当个辅助。”他顿了一下,随后补充了一句,“早知道王院长来,我们就不来了。”

“郝教授太客气了。这个项目无论是你拿还是我拿,都是为学院做贡献。”王德才咧嘴笑了起来。

尚斌没说什么,只是附和着微笑。

现在肥肉就一块,谁不想要呢。

尚斌明白郝俊教授可能是要在普沃大学工作一辈子的,因此言行格外谨慎,谁的情绪都要照顾到。

而他自己,对于普沃大学,只是匆匆过客,等过两年苏寒雨考取其他学校,他自然也不会继续待在这里。

不过,体验了一个多月的人情冷暖,让他明白象牙塔是个充满是非之地,为了顺利完成任务,他还是谨言慎行为妙。

稍过片刻,一名工作人员来到休息室,请王德才和陈涛做汇报。

“祝好运!”郝俊起身向二人拱手道。

王德才摆摆手,边笑边出了门,陈涛紧随其后。

休息室内的其他几人出去抽烟了,只剩郝俊和尚斌。

“海润集团有你认识的人?”郝俊昨天接到尚斌的电话之后,也没顾得上细问。

“不认识啊。我收到一封邀请邮件,然后就过来了。”尚斌也不清楚海润集团为什么会看上他这么一个青椒。

“不过放心吧,郝老师,我不会让您失望的。”

尚斌自信十足,因为这个项目对他来说专业对口得不能再对口了。

尚斌原本的职业规划,是在稷下大学读完博士之后就进入工业界,因此上学期间几乎是献祭了论文发表,终日沉迷博导承担的横向课题——传音自主移动机器人调度系统研发。

因此,尚斌对这类系统开发中的痛点和解决方法非常熟悉。

在大语言模型GPT的帮助下,他只花了几分钟就完成了汇报材料的制作。

但是,为了做好完美的汇报光有材料可不行,书面材料只是辅助,口头表达才是灵魂。

汇报的基本要求是能够清晰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更重要的是合理安排好各部分内容的主次。

一定要把对方最关心最想看到的部分作为重点进行阐述,这样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他始终认为,如果做一件事不能上升到方法论的高度,那就说明还没有掌握好怎么做这件事。

半小时很快过去,终于轮到尚斌登场。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