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媒体沸腾了!

第201章媒体沸腾了!

陆良的药物进入三期临床试验的事情很快就通过小道消息传了出去。

各路电视台的记者最先打听到这些小道消息,他们此刻一窝蜂涌向药物三期临床试验开展的医院进行采访。

要知道,自从一个月开发出新的抗肝癌药物的言论发表出来后,各路记者就一直在关注着这件事情。

因为这件事情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

国内的肝癌病人数量众多,如果没药的话,有大量的肝癌病人会因此丧命。

所以,不管最后的结果成还是没成,那都会在国内引起轩然大波。

因此,在消息传出的第一时间,各路媒体沸腾了。

《第一个国产抗肝癌药物已经完成开发,目前已经进入三期临床试验!》

环球时报官媒第一时间就在网络上传了自己的报道。

报道特意用了“第一个”这样极其显眼的称号作为标题,足以证明药物的重要性。

文章对陆良的那款药物的意义进行了详细的报道。

“这是一种二代多激酶抑制剂,能够从多个不同的信号通路去抑制肿瘤组织的生长,从而帮助肝癌患者控制病情。”

“同时,这款药物的开发,填补了国内肝癌靶向治疗药物空缺,确保了类似缺药的事情不会再发生.”

环球时报这样报道的目的也很明显。

肝癌药断货的事情,本质上就是一次西方医药巨头对国内技术的封锁。

只有在技术绝对垄断的领域,西方巨头才敢干出这样的事情来。

而随着陆良药物进入三期临床试验,这一封锁彻底宣告失败,这无疑是一件振奋人心的事情。

同时,神州青年报也紧随其后发布了报道。

只不过,相比环球时报来说,神州青年日报的文章标题更加简练,但却更加醒目。

报道标题名为:《奇迹!》

这并不是神州青年报第一次报道陆良的事情。

其实早在陆良研发治疗血友病药物舒友立乐的时候,曾发表过一篇Nature,那个时候神州青年报就已经对陆良进行过一次报道。

“自从抗肝癌药物断货以来,国内的大部分的肝癌患者都已经陷入到了无药可用的地步,缺少药物的控制,他们的病情很快就会开始恶化。”

“面对这一困境,国内众多医药公司束手无策,而这个时候有人挺身而出,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承诺在一个月内开发出新的抗肝癌药物。”

“起初没有多少人看好他,认为这是一件根本就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但他做到了,他创造了令所有人感到匪夷所思的奇迹。”

“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他完成了药物的开发,并且进入到药物的三期临床试验中。”

“他叫陆良。”

相比青年报上一次对陆良的报道文章来说,这一次的报道更加夸张。

原因也很简单,相比于发表一篇Nature来说。

拯救无数病人的生命,远比一篇Nature来的更有份量。

而这些报道在网络上发布之后,顿时掀起了轩然大波,能让这些官媒同时报道,这已经说明了整件事情的重要性。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