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场(2)

也许是他知道,话题里有太多砚君不理解的东西,接下来的旅途,他没有再提。

到达小镇时,鹿知派了两人送砚君去亲戚家。

这地方长期在大成治下,另外三位天王的士兵几乎从未踏足。居民乍见那稀罕的铁蓝色军服,不免有些惊奇惶恐。待看到他们护送一名女子,更为诧异。那女子去了苏家的门前,后面还有不少好事之徒跟着一探究竟。

鹿知目送砚君与开门的仆人说话。周围的目光忽然让他感到不安。

他向来不曾畏惧任何人的目光,不曾因为他们心怀敌意注视异族而有分毫难堪。但他为这些人同时看着他和她而不安。漫无边际的冷漠目光里,只剩他或者她,都好过两个格格不入的人在一起。

砚君跨过门槛之前,想要向他示意道别,转过头只看见他的背影。

宅子主人是苏家远房一支,论辈分是砚君的堂兄。听说砚君找上门,堂兄按照家里的规矩不出面,由夫人接待她。砚君母亲办丧事的时候,见过堂嫂一次。这位妇人是恪守妇道的典范,出嫁十几年只有那一次出门。

妇人彬彬有礼地请砚君到内宅洗濯、更换衣服,然后请她用茶。汲月县苏家接待远客的标准程序。砚君看得出来:面前三十来岁的妇人强忍内心极大的耻辱,来应付昔日贵不可攀、今天一身臭泥的苏家小姐,似乎同这个与一群男人厮混的女子多说一句话,都是对闺门风仪的巨大损害。

寂静的室内充斥尴尬,窗外丫鬟的窃窃私语若隐若现:“而且是一群茹毛饮血的楚狄赫人——跟野兽有什么差别?”“倘若苏老姑婆在世,非得再气死一次。”

砚君吃惊到极点:“老姑婆怎么了?”她堂嫂叹息道:“本来你父亲送她外出避难,可她听说没收了苏家,又跑回门前,大赞你父亲忠义,苏家人不能辱没门第,就在门前撞死了。”说着瞥砚君,眼里满是深刻的责备。

又一个死讯。曾几何时遥远的死亡,不知不觉变成遍地流沙,身边亲人也被吞没。砚君毕竟是苏老姑婆一手带大,惊闻死讯,悲从中来,当即泪流不止。她堂嫂也由衷敬佩苏老姑婆,见她哭得情真意切,陪着掉了一会儿泪。末了,抹去眼泪,惋惜地说:“你好好的一个人,怎么变成……这样呢?”

似乎在她的眼中,苏砚君已经是一件破损不堪入目的器物了。砚君暂将悲伤压住,说明来意。堂嫂便幽幽叹道:“唉,那岂是说救就能救得出来!你父亲出事时,我家老爷就试过的,可他才多大一点官!”砚君本来没有指望堂兄,奇道:“堂兄也在大成天王的手下做官了?”堂嫂的神情略有一丝不自在,讷讷地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女子没做愧对道德的事情,只是有了超出常人见闻的举动,就是失节。而男子真的失节,哪怕是失去最大的气节投效叛逆,也不能叫失节,都是有苦衷的。这就是她曾经生活的世界。砚君微微地绷紧嘴角。

她堂嫂误以为这是一种讥讽,岔开话说:“你父亲的世交吴老爷、刘老爷,那才是有门路有办法。你不妨去找找他们。”

“我是要找他们两位帮忙的。”

堂嫂听这话,稍微放心,说:“今天时候不早,不能赶路了。我给你寻个住处,明天一早再走。”夜幕初降,竟然不留她住下。做事绝到这个地步,砚君虽然始料未及,却不想求她,当即起身告辞。

这家的仆人像是做一件见不得人的事,借着迷蒙夜色,送她到镇上客栈,倒也是个干净清静的所在。仆人说:“有跑腿的差使,小姐尽管吩咐。”神情中却有轻蔑,好像她不配使唤他。砚君淡淡地说:“不用。我自己做得来。”他更难掩诧异:旧世官宦人家的千金,就算自己可以做,也不应该同人打交道,要委托给仆人才对。

砚君昂然打发他回家去,从藤箱里取出短剑压在枕下,准备去吃晚饭。

开门时,对面的住客也迈出房间。两人面对面愣住。

“七爷……”

他有些发怔,好像以为面前不是真的她。片刻之后点了一下头,问:“你怎么在这儿?”砚君想起她的亲戚,心里沉甸甸的,苦笑说:“有的地方,离开就回不去了。”又问:“你呢?”

鹿知想了想说:“大成天王派来的人接走火铳。我在这里休息一晚。”

他跋山涉水从来没说过需要休息,到了这里却要休息?砚君随便猜:“看来那个笑面虎,发起怒来很可怕。”他抿了抿嘴唇,不置可否,却问:“你没事了?”

砚君拿不准他是问她情绪好了,还是问她得了闲。而他又像是后悔提起这话题,无措地干咳一声。砚君由此清楚他想问的是她还怕不怕。“这么吞吞吐吐,真不像七爷你的风格。”她低声说:“大概我的余生,做不到用‘没事了’来带过今天的事。不过……我可能会理解他们赴死的态度。有朝一日。但不是今天。”

他无声地看着她,沉默让几秒钟变得凝重。

“汲月县有什么好吃的特产?”他没头没脑地问。砚君提不起精神想这些,落落地说:“伙计会帮你买来。”他面沉如水,不冷不热地说:“要伙计买,还问你干什么?”

店伙计听见他们念叨“伙计”“伙计”,以为找他,跑过来说:“今天小店就您两位客人,两位若不嫌弃,一起吃碗年糕汤吧。”砚君这一刻才惊觉:今天竟是除夕。

伙计又说:“别处早就没有做生意的。不过,二位若有别的要求,我们尽量照办。”鹿知摆摆手:“年糕汤就行了,我只要求好吃。”说罢走到空荡荡的大堂里。

桌椅早就叠放到角落,是个歇业的架势。伙计从桌椅山上搬出一桌两椅,问砚君:“二位好像认识?方便凑一桌吗?”砚君看他并不想费劲去搬第二张桌子,微微地点了一下头。

远远近近响起爆竹声。砚君与鹿知相对坐在桌边失神。砚君猜不到他在想什么,听了一会儿,没来由地笑了笑。鹿知见她笑,心里松了一下,轻声问:“想什么好事?”

“你听这声音——真像火铳啊。换做前些天听到,马上该戒备了。”

他也笑了一下,很模糊,多少还有失落。

“七爷,你没把我卷进任何事里。”砚君平缓地说,“是我生在这时候,有的事情注定避不开。”

伙计送来两大碗年糕汤。汲月县的饭食通常精致,而且汤食碗有规矩,不超过六寸——从苏家流传开来的规矩。可能是怕得罪了野蛮的楚狄赫人,这两只碗大得可以洗脸,里面满满的白雪年糕片,还有堆起老高的肉丝、豆干、笋干,分量十足。砚君惊呼:“这怎么吃得完!”鹿知说:“吃不了给我,别浪费。”

她取了一双干净筷子,夹给他一多半。他唏哩呼噜吃得很愉快,她看了也忍不住有些高兴。

鹿知喝完碗底最后一滴汤,放下碗筷说:“苏砚君,你跟我吃过一碗饭了。”

“是啊。”

“按我们的规矩,这是要成亲的。”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