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水淹黄巾

很快,张梁与张宝汇合,“二哥,你说此次曹子脩还能坚持多久!”

“呵呵,三弟,我觉得两个时辰足以,顶多到夜幕降临!”

谈笑间人马灰飞烟灭!

两人都在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只可惜,他们没发现李岷所率皆是骑兵,并且与黄巾军且战且退,即便他们人多势众,但没起到任何作用。

等到他们反应过来时,夜空中突然亮起了烟火信号,这是影卫中的秘密武器。

典韦一看见烟花,当即下令开闸泄洪,滚滚河水如万马奔腾而去,携带着无上威势!

与此同时,黄巾军仿佛也听到了轰鸣之声。

“怎么了?”

“这是什么声音?”

“快撤,洪水来了!”

……

凶猛的洪水冲进了十几万黄巾军当中,仅片刻时间,他们就被裹挟到了水中,四处飘摇,失去了抵抗之力。

李岷见此,也不迟疑,下令玄甲军全员沿河袭杀,不给黄巾军活命的机会!

“不!”张梁痛声大喊,他无法接受如此噩耗,眼见黄巾军不是死于洪水,就是死于汉军之手,“上天不公,为何不眷顾我等!”

“因为汝等黄巾军根本没有带给百姓安定繁荣,汝等带来的只有无尽的灾难!”李岷的声音由远及近,突然出现在了张梁与张宝等几人面前。

“曹子脩,成王败寇,我等认了,但汝不可诋毁太平道!”张宝出声呵斥,因为李岷所言跟他所幻想的世界不一样。

“呵呵,汝等黄巾军每到一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李岷冷漠驳斥,眼神更是带着鄙夷,“就汝等还想为天下苍生谋福祉?汝等是为了自己的私欲,而不是为了百姓!”

“不是的……不是这样的!”张梁抱头痛哭,似是想起了自己当初是因为几兄弟活不下才起兵造反,并不是要为祸天下。

“短短数月,这天下,烽火四起,早已没了安生,而汝等黄巾军便是罪魁祸首之一!”

“曹子脩,要不是大汉朝廷不给我等活路,我们会反吗?”

“这四百年大汉终究抵挡不住历史的车轮。是,我们输了,但它终将会来给我们陪葬,届时我们等着汝来相见。”

“我很想知道,彼时汝又会如何言语!”

说完,张梁与张宝对视了一眼,持刀自刎,他们的信徒亦是纷纷效仿,一瞬间,众人皆赴黄泉!

“取下首籍,运回京师!”

李岷没有去怜悯,说实话他的内心一点波动都没有。

他所在意的不过是登顶这方世界,然后随自己心意去改造,其他的更多的是看心情。

……

接下来两月,李岷先是将捷报送回京师,正好赶上董卓的军情奏报。

两相对比,灵帝那还不明白是董卓自己怯战,偏要诬赖自己的冠军侯!

遂下令罢免其职位,关押至廷尉受审,最后给判了个“减死罪一等”。

这就要说东汉末年的政治特色,以金赎罪。

董卓知道这次罪责很大,便花了一大笔积蓄找人为其求情,他这才勉强不用被斩首。

如若不然,估计之后的权臣董卓也就没有了!

后是张角在听闻自己那两兄弟被李岷所灭,一时间气急攻心,再度昏厥了过去。

这一次,医师也束手无策,药石罔效之下,几日后张角便在床榻上一命呜呼。

太平道三个首脑皆是死去,广宗城内黄巾军作鸟兽散,根本不敢抵抗玄甲军之威!

至此,冀州一带的黄巾之乱几乎被李岷所平定!

除了张燕等人带了几百残兵跑回常山一带,其余大多不足为虑。

这也是李岷故意留的扣子,接下来还要靠此人在幽冀之地搅弄风云,不然他此次回京师大概很难在短时间内再出来了。

消息传开,天下皆叹曹子脩之名,实乃当今绝世名将!

长社之战,广宗之战,先后剿灭黄巾军二十万余人,俘获贼人无数,财货几百车,战马数万。

哪怕是远在南阳的曹操、皇甫嵩等人亦是自叹不如。

他们久攻宛城不克,已经很伤脑筋了。

尽管赵弘被斩杀,可又出了一个韩忠,仿佛黄巾大将取之不尽似的,他们永远有后备之人。

这一日,由于李岷平定冀州黄巾之乱的消息传来,中军大营,三位主将也是开起了军事会议。

“孟德,自从子干被囚回京后,朝廷升了董仲颖为东中郎将,吾还以为子脩会被这老狐狸所困,没想到啊……”

皇甫嵩拂须大笑,更是带着鄙夷道,“没想到他自己先掉进去了,反而成就了子脩之威名!”

“哈哈,哎,义真公,吾对此亦是无法估量啊,这子脩的军事才华何时变得如此之高!”

曹操心中虽然为长子高兴,但更多的是疑惑,甚至还带着几分后怕,“那董仲颖先北上下曲阳,后撤往巨鹿,吾此时想来,若当时子脩没有谋划水攻之计,他们岂不是要被董仲颖那厮给暗害了!”

在座的都是资深大将,军事谋略顶尖,事后复盘显然发现了董卓在其中扮演的何种角色!

“孟德此言有理,那董仲颖分明是想祸水东引,应付朝廷,可谁知被子脩将计就计,转而一起歼灭了张梁张宝之流!”朱儁亦是脸色兴奋,话语间仿佛像是他自己在战场上纵横捭阖。

如此军事调度能力,他实在是佩服李岷的将帅能力。

“公伟公,届时吾等破了这宛城回京时,可与子脩问个明白!”曹操同样兴奋,毕竟是自家儿子,脸上洋溢着无法掩盖的笑容。

“哎,宛城!”皇甫嵩叹息,遥望营外,“这宛城我等足足攻了一月有余,也不知何时才能登城!”

说起宛城,众人一阵沉默,跟远在冀州的李岷相比,他们就逊色了不少。

“我看不如借用子脩之法,吾等可先佯败,引宛城内黄巾军出城,彼时在精山一带设伏,若成,必能一举将其歼灭!”曹操沉思片刻,最终还是借用李岷的方法。

既然攻城效果不佳,那我就引你出来打,不然按照宛城的粮食储备,还得需要月余时间。

“也罢,就采用孟德之计吧,若不成吾等唯有强攻一途了。”皇甫嵩最终还是答应了下来,他内心觉得试试也无妨,不过是损耗一些士兵,但相比能平定黄巾军而言还是划算的。

“嗯,那就用吾麾下孙文台打头阵吧,那韩忠不是庸才,知悉往日文台打他最凶,这次若是他不出手反而不美。”朱儁提出了意见,既然准备在精山设伏,那必然要有一些安排。

“公伟之言甚妙,那便让文台先攻城,后佯败,使其以为我军粮草不继预全军撤离,遂引韩忠出城。”

皇甫嵩先是看了一眼朱儁身后的佐军司马孙坚,随后朝着曹操方向补充道。

“孟德在精山与宛城一线中设第一道伏兵,再败;吾与公伟在精山设第二道伏兵,为实攻。如此,想来那韩忠再狡诈也难逃之计。”

“末将,必不辱使命!”孙坚细思皇甫嵩之计,心中顿时恍然,直接出列领了军命。

“吾定不负义真公所托!”曹操当仁不让,他手下有着曹仁、夏侯惇等大将,一个佯败之计绰绰有余。

……

PS:感谢鸿蒙主宰、淡写青春等道友的推荐票!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