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 朕的好儿子们

清晨, 康熙顶着禽兽的骂声,一脸餍足快活的从永和宫离开。也不是第一次挨骂了,习惯了。

上朝的时候,大臣们轻易的察觉到, 皇上今日心情很好。

皇上心情好, 他们就能放心的上一些让皇上心情不好的折子了。

大臣们是深谙和帝王的相处之道的。

这也是他们的升官保命之道。大学问啊, 大学问。

果不其然, 一整个早朝, 康熙的脸在变黑、和缓、变黑、和缓中, 反复横跳。

终于捱过了早朝的时间, 康熙被疯狗追似的,狼狈逃窜。大臣们怎么喊,也不回头。

大臣们望着康熙落荒而逃的背影,露出默契的笑容。

无论如何, 最挨骂、最紧急的内容,已经说完了。

剩下的这些, 说了就是赚了, 没说完也不亏。

康熙能躲过大部分大臣,终究还是有些人是躲不过的。

能跟着康熙去御书房议事的大臣, 无一不是高官、康熙心腹。

他们说起话来,顾忌更少。

“自从五公主出生以后,皇上的心情每天都很好。”纳兰性德笑若春风。

康熙在朝堂上受的气,在看到他宠爱的臣子时,瞬间消失。

“你最近心情也不错。”康熙道。

纳兰性德的笑容不变,仔细看去,能看到其中一丝苦涩。

二十二岁中进士,文武兼修、才华横溢, 天文、地理、佛学、音乐等无不精通。出身显赫,与皇家沾亲,又容貌俊美,在皇帝身边当着受宠并看重的侍卫,

除了结发夫妻早逝,他的人生完美至极。

这样应当意气风发的人物,他还会有什么好发愁的呢?

纳兰性德晦涩的情绪,只存留了很短暂的一点时间。

康熙再探寻的望过来时,他又是那个风姿特秀的翩翩君子。

康熙笑了笑,他真是在朝堂上被气糊涂了,容若怎么会心情有阴霾呢。

朕待他足够好,明珠也最骄傲这个儿子。

朝堂之上,文官武官、满臣汉臣都与之交好。

这大概就是容貌好、性情好,才华更好的人,所受的待遇吧。世人皆对他友善。

“三阿哥、四阿哥今日进学,应当表现很好。”纳兰性德道。

康熙赐座给他,他大方坐下。

“还不知道什么个情况。等打听的人回来了,才知道他们在学堂上,是被夸的多,还是罚的多。”康熙道。

“别的阿哥尚看不出来,三阿哥、四阿哥是无需皇上担心的。”纳兰性德道。

“容若说的话,总是比旁人更得朕心。胤祉、胤禛都是好孩子。胤祺、胤祚也很不错。”康熙道。

剩下的七、八两个序齿儿子,康熙没有多提。

七阿哥已经送出宫去,在宫外养着。八儿子年纪太小,接触的也少,康熙对他尚未投入多少感情。

纳兰性德笑眯眯的看着康熙,他坐在那儿,就是一幅写意画。

康熙脑子一热,道:”容若,要不你也给朕的儿子当老师去?”

纳兰性德手里端的杯盏,惊吓的晃了晃。

还好他手稳,没让茶水溅出去。

否则,就是御前失仪了。

“皇上,您别和奴才开这样的玩笑了。奴才的学问,哪能和上书房的师傅比。”纳兰性德道。

康熙道:“你比他们更年轻。”

当皇子师傅,要年轻有什么用。

又不是给皇子当玩伴。

纳兰性德道:“皇上,奴才谢您的看重。进上书房教皇子读书,奴才恐怕还得再打磨自身学识几年。”

“那就过几年吧。朕的皇子总是够多的。你实在不愿意,以后给朕的五格格教功课也不错。她有你这么个老师,以后总不会随意被年轻男孩子迷花了眼。”康熙道。

纳兰性德道:“奴才若是没记错,五格格才三个月大吧?”

“是啊。过几天,朕就给乌那希大办满月宴,接着就是周岁宴。没过几年,她就要读书了。再过个几年,小小姑娘也要长成窈窕淑女。”康熙深深叹气:“一想到乌那希以后要嫁人,朕真是舍不得啊。”

纳兰性德低头闭嘴不说话,他不是很能理解女儿奴老父亲的心态。

“容若,你就说你答不答应吧。”康熙耍横道。

“你心性豁达,不迂腐,朕越想越觉得你适合给朕的五格格当老师。朕今日就订下你了,拜师礼一会儿送过来。你接了就是答应了。”康熙道。

康熙不讲道理的胡搅蛮缠,纳兰性德犹如被土匪头子强抢回家的民女,无还手之力。

“倘若到时候五格格不嫌弃奴才,奴才便教五格格读书。”纳兰性德道。

“放心吧。再过几年,你还是风华正茂。往那儿一站,朕的五格格定然喜欢你。”康熙主意得逞后,笑声爽朗。

纳兰性德突然不想在这个殿里呆着了,他直觉康熙还要说出令人震惊的话语。

“容若,你家嫡子今年几岁了?朕记得他是康熙十六年生的?”康熙问道。

“皇上,奴才回来了。三阿哥和四阿哥今日上学,师傅屡屡夸奖两位阿哥,天资聪颖,一点就通。”去打听的太监,还没进屋,脚刚跨过门槛,人就开始大喇叭似的传播炫耀。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他自家祖坟冒青烟了。

“哎呀,纳兰侍卫您也在啊。奴才刚才没瞧见您,失礼失礼,还请您莫怪。”太监笑容可掬的向纳兰性德告罪。

纳兰性德让到一边,忙道使不得使不得。

“别管容若了。你继续说三阿哥和四阿哥,在学堂怎么样。也让容若听听,朕的儿子,有多优秀。”康熙不把纳兰性德当外人。

纳兰性德含笑看着康熙:“奴才洗耳恭听两位阿哥的优秀事迹。”

“嗻。两位阿哥一进学堂,师傅就问了阿哥们的学习掌握进度。两位阿哥的进度,比同龄孩童掌握的,快上许多。师傅听了后,立马笑的合不拢嘴。而后,师傅根据两位阿哥掌握的知识,开始教课。两位阿哥掌握的很快,师傅更是惊喜。”太监道。

康熙抚着胡须,听着享受其中。

“继续说。”康熙道。

太监兴致高昂的,只把半天上学的内容,说的那叫一个激情澎湃,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纳兰性德忍不住道:“皇上身边人才多。这位公公说话的本事,哪怕在民间,也是让酒楼之间争抢不让的说书先生。”

被文化人夸了,那荣幸感,不比康熙夸赞来的少。

这可是纳兰大人诶!

满京城追捧的大才子。

“大阿哥今日表现,又如何?”康熙又问道。

太监道:“大阿哥很是照顾两位小阿哥。三阿哥、四阿哥的座位,都是大阿哥帮忙挑的。笔墨纸砚,大阿哥也多带了一份,以防两位小阿哥初次入学,东西疏忽少带了。不仅如此,大阿哥还在课间休息的时候,给三阿哥、四阿哥分了点心。三位阿哥之间的兄弟感情,好极了。”

这些话,都是康熙最想听到的。

也确实是如此发生的。

大阿哥和三阿哥、胤禛之间的年岁差距,实在有一些。

大阿哥自认是个少年郎了,而三阿哥、胤禛还是牙没换完的小孩儿。

小孩儿再聪明,也不会给他带来压力。

两个弟弟又懂事有礼,大阿哥很难不多照顾些。

戴佳·噶琭在代为抚养大阿哥的期间,确实是用心教导大阿哥了。这一点,他没有辜负康熙对他的信任。

“三阿哥、四阿哥初进上书房,表现已然不俗,朕很是欣慰。亦盼他们兄弟俩儿,能继续勤学不怠,坚持不懈。大阿哥照顾弟弟,有为人兄长之表率,朕亦要嘉奖。这样,他们兄弟三人,一人一块徽墨。太子昨日也关心弟弟,一并送去一块徽墨。”康熙道。

大阿哥在收到康熙的接连赏赐后,乐的差点当场后空翻,以表激动心情。

昨日是宝刀,今天是徽墨。

汗阿玛的心里,有他。

大阿哥禀着某种心思,多问一句:“太子那里,收到汗阿玛的赏赐没有?”

“本阿哥没旁的意思。只是多思之后觉得,若是兄弟都有了赏赐,唯独太子没有。太子心里会难受的吧。”大阿哥的话,茶香四溢。

来送赏的太监,愣是没听出来。

送赏太监耿直道:“大阿哥实在是位好兄长。不过,您放心。皇上也给太子殿下赏赐了一块徽墨,和您与三阿哥、四阿哥的徽墨,除了雕刻花纹不同,其他都一样。”

大阿哥不想翻后空翻了,他想胸口碎大石。

汗阿玛心里有他,但是更有太子。

他为两个小的忙前忙后,就差敲门喊他们起床上学。太子什么都没做,就得了一样的赏赐。

真是心有不甘。

大阿哥的行为,三阿哥和胤禛都看在眼里。

胤禛低着头,憋着笑。

大哥的样子,好像被掐了脖子,飞不起来的大白鹅。

阿哥所的事情,很快就被赫舍里皇后留下的眼线,传给太子听。

太子望着放在桌上的徽墨,大声发出嘲笑。

“汗阿玛送的这个徽墨极好,从明日起,孤写字就用这块墨。”太子道。

只要一用这块墨,他就能想到大阿哥愚蠢的行为,真是让他心情好。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