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大魏内卷

“万岁!万岁!万万岁!”

陆豫领着麾下众将,趴地磕头,朗声谢恩。

黄公公将圣旨交与陆豫,在典刚护卫下离去。

陆豫接过圣旨卷好,放在案桌上,吩咐众将两旁站立。

他开始点将布阵,迎战司马昭大军。

城内。

王经也亲率三千治安军,巡查城中治安,防火防盗防劫,并关闭夜市,再施宵禁。

河南尹陆渊,也忙得团团转,军资物品、粮草军械、善民安民,样样都得他来办。

至此,他也只拜见过他父亲陆豫一面,没说上几句话,就一直在忙。

要打大仗了,他得筹粮筹款,得准备大量的军医、医药、帐篷、木牛流马、滚木、石头、硫磺、硝炭、火箭、弓箭、战车、抛石车、盾牌、衣服等等极多物资。

和司马昭不同。

司马昭拥有除洛阳以外的各大州郡,一声令下,便有人送上述那些物资到司马昭大军之中。

但是,曹髦不同,能管治的城池只有洛阳、兖州。

虽然,曹髦现在又已经得到了许昌,但是,又被司马昭大军所隔。

曹髦和所剩不多的文臣武将,要以一城之力抗一国之力,可能还需要抵卸东吴、西蜀、胡匈、鲜卑、辽东、高句丽。难啊!

不仅仅是陆渊。

其他留下来的朝廷文武一旦静下来,就会想这些,就会头疼,寝食难安,坐卧不安。

城外。

司马氏中军帐。

当听说后宫有百余太监、厨子和宫女离开后宫,离开曹髦而去,就连鲁皓月和肖穗秋两位贵人也在回京都的路上逃跑了。

哈哈哈哈!司马昭及麾下文武群臣,得意大笑,揣测曹髦必败无疑,必死无疑。

但是此时,又有哨骑来报司马昭,称郭方带锦衣卫已经捕杀许昌守将并张榜公告其罪状,庞氏四兄弟已经奉诏,接管许昌。

这就是之前庞氏兄弟看到司马昭下令停战时,为何忽然掉转马头,狂奔而去的原因。

因为曹髦精准计算好了时间节点,预测班师回朝之时,必定会与司马昭开战,故提前安排接管许昌。

因为许昌是司马昭的兵马大营,只有斩杀许昌守将,关闭许昌城门,才能让许昌城外的司马昭的兵马大营将士们饿肚子。

曹髦也只有派庞氏四兄弟同时执掌许昌,才能守住许昌。

陆渊父子四人,率部两万,也以忽然袭击的方式,接管了城郊金矿。

这座金矿,是目前天下最大的金矿。

可以说,现在曹髦不缺钱,但是,缺布匹、缺战马、石头、木头、抛石车、战车、弓箭、布匹等等其他战略物资。不是眼前缺,而是不知道这仗打多久?

时间长了,除了金钱,曹髦的其他物资都缺了。

这也是为何大多数人对他信心不足,甚至于他的枕边人鲁皓月和肖穗秋也要逃跑的原因了。

不是所有人都会算,但是,聪明人都会算。

算清楚了,除了京都城的官吏及民众,其他州郡的人都倒向司马昭一边了。

……

原所驻金矿的兵马,或被斩杀,或已归降陆渊。

速度!速度!

速度又被曹髦抢先了。

……

“曹髦小儿,我与你誓不两立!”

司马昭气得仰天大吼,仰天吐血,晕倒在地上。

此时,司马炎已经从雍州回来。

他趁其父晕倒,拔剑出鞘,高呼:“众将士,新皇无道,我等反了。”

数十万大军皆由司马氏把控已久,司马炎此言一出,赢得麾下众将呼应,随即有亲信将领更换大魏旗帜。

跟着司马昭的人,都盼着做开国功臣呐!

司马孚、高柔等文武诸臣建议暂时退兵豫州,以免在洛阳城外与曹髦兵马发生重大冲突。

司马孚分析,若此时在洛阳城外开战,于我等甚为不利:

一是陆豫所率兵马乃是边军,长期与胡匈作战,均是身经百战之士,非我军可挡。

二是文鸳骁勇无比,张传、张新及其麾下诸将皆为万人敌。

三是锦衣卫和那个吕氏后人在暗,我在明。

他建议司马炎率部退到豫州,另立皇帝,集结天下州郡兵马六十多万,再与陆豫在豫州一带展开决战。

同时,要派人出使东吴和西蜀、鲜卑、胡匈、辽东、高句丽、楼兰、戎狄,把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先联合起来,哪怕是把魏国打烂了,也要先打死曹髦再说。

至于烂摊子嘛,以后再收拾。

……

司马炎终于有机会把控大局,聪明才智全部发挥出来了。

他临机果断,点头同意,号令各营,有序缓缓撤往豫州。

司马孚携其子司马望并阮籍,暗中溜走,还是留在了洛阳。

因为他们的家眷都已经被司马望暗中派人接回到了洛阳。

他知道,以他的声望,曹髦不可能杀他。

相反,曹髦更需要他来投,以此来挽留朝廷文武大臣及各州郡将士的心。

……

豫州城内。

司马昭醒来,急忙制止众将士改旗易帜,并很虚伪地说:“昔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故圣人称为至德。武帝不肯受禅于汉,犹吾之不肯受禅于魏也。”

刚刚被曹髦释放回来的贾允闻言,已知司马昭留意于其子司马炎,遂摆手示意众将众臣不复劝进。

他献上毒计,建议司马昭立常道乡公曹奂为帝,国号仍然为魏,改元景元元年,暂以豫州为帝都,号令天下各州兵马围攻洛阳,清君侧,以此得民心,得人心,得天下。

另外,他还劝说司马昭,可将司马氏中的后辈美女,献与曹奂为后为妃,以监视曹奂的一切动静,避免曹髦趁虚而入,暗中联络曹奂。

他说当年武帝曹操便是如此控制汉献帝刘协的,曹操当年把自己的六个女儿都嫁给了刘协,监视刘协的一举一动。

为了说服司马昭,贾允还借用数十年前刘备说过的一句话:“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

贾允的计策其实很好。

因为魏国的大部分州郡县及兵马都在司马昭的掌控之中。

若得民心,曹髦还真不是司马昭的对手。

“好计策!贾尚书不愧为我朝第一谋士!”

“贾尚书就是高明,堪比卧龙凤雏啊!”

“哼!孔明算什么?比不上贾尚书的脚趾!”

“其实,孔明也比得上贾尚书的脚趾,就是贾尚书踩到狗屎的时候。”

“哈哈哈哈……”

众臣众将纷纷称颂贾允,无不翘指赞叹。

司马昭大喜,点头同意,并命人击鼓升帐。

他找文人墨客陪裴秀一起,拟写文榜,发布废髦立奂之皇榜,公告天下。

随后,他派文臣武将,迎曹奂入豫州为帝。

曹奂,字景明,武帝曹操之孙,燕王曹宇之子。

曹奂获拥为帝,封司马昭为相国、大将军、新魏国兵马大都督,并赐钱十万、绢万匹。

其他文武,各有封赏。

贾允又献毒计,建议司马昭以郭太后名义下懿旨,公告天下,以混淆视听。

司马昭表示同意,指定王怿代书。

王怿书好后呈送司马昭。

司马昭阅后甚为满意。

其旨以郭太后口吻书写,大意为:当初立髦为帝,是看中他“好书疏文章,冀可成济”,但是不成想其“情性暴戾,日月滋甚”,本后数次呵责都不奏效,后与相国司马昭商量欲废之。

相国司马昭心善德高,始终认为曹髦年幼无知,但还可以雕琢,以观后效。

但没想到曹髦小儿得寸进尺,多次落毒,欲置本后于死地。

鉴于曹髦小儿“悖逆不道,而又自陷大祸”,应当“罪废为庶人!”

贾允又再献上毒计,建议趁消息未传到雍州之际,以“教唆圣上”、“离间重臣”等借口杀死曹髦的心腹、征西将军陈泰,收回雍州兵权。

司马昭大喜。

他捋须赞叹贾允,并让贾允官复原职,复任新成立的大魏国的度支尚书兼度支考课之职。

乔装潜藏于司马昭大军中的赵丽霞和赵丽容急将探报汇成文字,派人快马送入蜀中,报与姜维,建议再次趁机起兵伐魏,令司马昭和曹髦内耗之时无暇顾及雍凉之地。

姜维闻报中原出现两个大魏国,喜不自胜,当即向刘禅申请起兵伐魏,并发书入吴,联手北伐。

如此,蜀国起兵十五万,车乘数千辆,皆置板箱于上。

姜维又令廖化、张翼为先锋。

其中,姜维令廖化取子午谷,令张翼取骆谷,姜维和赵统自取斜谷。

……

幽州边关。

秦朗握剑巡视关墙、关城,并召胡红颜来见,质询女锦衣卫可有训练好?

胡红颜难过地说尚未训练好,但是,也派出了部分考核成绩较好的女锦衣卫潜往敌国及部分州郡。

她又滴着泪水说她很想陛下,此时司马昭起兵反魏,大魏蒙难,陛下正需她出力之际。

可惜,她之前招收的女兵,多数年纪较小,平均年龄也不过十三岁,此时也不到十五岁。虽经刻苦训练,但是,终因年纪太小而思想不成熟,难成大事。

秦朗扬剑指北,又握剑南指,难过地说:“司马昭反魏,鲜卑必定崛起,辽东、高句丽、胡匈、东吴、西蜀、戎狄、楼兰都会联手或是单独侵我大魏。孩子,相思之苦很苦,还是回你的秘密基地训练女锦衣卫吧。若真是国将不国,将来陛下逃难,也有你这个秘密军事基地啊!如今,北边鲜卑崛起,南面的幽州城也已关闭,你我皆腹背受敌。唉!若有战事,也唯有拼死一战了。”

胡红颜举起衣袖,抹抹泪水,没再吭声,转身而去。

她边走边拔出倚天剑,睹物思人,想起了往昔和曹髦在一起的快乐,不由又是泪雨纷飞,难过异常。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