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除夕

赵之晖和温景玉挤过人山人海,好不容易拿到了诗集。

他本来想买两本,没想到这书肆和米铺一样,搞了个限购,一人只卖一本。

还好把花影也带来了,顺利买到两本诗集。

诗集不厚,五两银子一本,温景玉原本就是把省吃俭用的积蓄拿了出来,实在买不起两本,只能看着赵之晖眼红。

钟大郡主,钟娉婷小姐不愿意跟着进去,在隔壁的茶楼点了茶水等他们。

茶都喝了两壶,说书的都说过好几回了,三人才从书肆出来。

温景玉见她在茶楼上招手,便带着赵之晖两人上去了。

钟娉婷见他满头大汗,给温景玉倒了一杯茶,至于赵之晖和花影,只能自力更生。

缓过气来后,花影感慨的说:“没想到石先生的诗集这么难抢啊!”

他知道石先生是少爷的老师,想过买书的人会很多,只是没想到平日里斯文,儒雅的书生郎们突然一下就放下了架子,就算同窗之间也一点没留情面。

温景玉喝着茶,有些自豪的说:“那是当然 ,你是读书少了,不了解无业先生的声望有多大。”

花影跟着赵之晖这么久了,知道温景玉的为人,何况自己本就只是识字的水平,好奇的想让温景玉讲解。

赵之晖倒是了解,但这会儿也不好开口了。

“无业先生,十岁考中童生,十二岁就中了秀才,而且都是案首,这乃是小三元,十六岁考中解元,二十岁考中状元,世人都说,要不是因为期间先生的父亲仙逝,他应该能更早考中,所以严格算来,无业先生乃是六元及第!”

花影配合的惊叹:“哇!好厉害啊!”他心底也是这么想的。

“先生为官时夙兴夜寐,恪尽职守,是一个一心为民的好官,要不是……”

说到这里温景玉脸上浮现出可惜的表情。

“就算后期先生在朝堂上沉寂了,但他主持编撰的《大庆史书》曾被皇上钦点,乃是历朝历代皇帝必读之书;先生的书法更是一绝,与当今书法大家并称南原北石,字帖千金难求;还有先生的诗集……”

最开始桌上几人,包括钟娉婷都在认真听着,时不时还被引动情绪,后来温景玉越说越多,巴拉巴拉一大堆,赵之晖都有些忍不了他这么夸自家老师了。

好些传闻是连他都没听说过,而且观自家老师的为人,根本就和传闻里大相径庭,也不知道温景玉是从哪里搜罗到的。

等温景玉停下,喝口茶水的功夫,赵之晖果断转移话题。

“景玉兄,今年你未归家,要不来我家过年吧。”

城外危险,外地学子好些都没回家,其实他是邀请过温景玉来家里住的,但后面听说府学还会开放,温景玉便拒绝了,决定待在府学。

温景玉不想打扰了赵家的团圆:“之晖兄,多谢你的好意,但是过年毕竟不太方便,这……”

钟娉婷:“那去我家吧,我大哥还没见过你呢。”

赵之晖挑挑眉,这就见家长了?

温景玉:“……”

他和钟娉婷目前的状态是友人之上,恋人未满。

这个时候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温景玉什么都没有,怎么好意思去提亲,所以平日都在尽力避开和钟娉婷的相处,就怕被别人看见了,有误郡主名声。

温景玉假装没听见:“之晖兄,那就叨扰了。”

钟娉婷不高兴的撅起嘴。

赵之晖:“哪里,月月想见你很久了,一直没有机会,那就说好了,三十我让花影去书院接你。”

温景玉:“好,多谢花小哥。”

又聊了几句,双方便分开了。

翌日,赵之晖带着诗集,来到了石府。

石老看见诗集,还有些诧异:“哎?我的诗集,什么时候出诗集了啊,我怎么不知道。”

戴管家进来送茶,正好听见这话:“老爷,您忘了,三个月前京都书局来信,问您讨要诗赋,我专门去寻了您,您说随便拿些给他们,赚点儿话本费也好,我就去您书房随意挑了一些寄过去。”

他这么一说,石老也有了一些印象:“好像是有这回事,那正好,之晖啊,你学了快半个月了,也该实践了,今天把诗集看完,交给我两篇诗,一篇赋就可以下课了。”

说完后他躺在一旁的躺椅上,左手拿着话本,右手边摆着一缸瓜子和一壶茶,悠闲得看起书来。

这段时间石老已经恢复以前藏书楼的打扮,头发简单扎起,只穿暗色的棉衣,一有时间就看话本,睡午觉。

自己穿的厚厚的,还放有两个火盆保暖,赵之晖这边一个不留,只给些温开水,不放茶叶那种。

赵之晖:“……”

他真想让温景玉来看看,这就是他所崇拜的无业先生。

叹了口气,赵之晖认命的看起诗集来。

几天后,就到了除夕。

花影顺利接来了温景玉,进门时他还带来了一些核桃,这是他们村里的特产,专门带了给赵之晖尝尝。

正好守岁的时候打发时间。

两人一起写了春联和福字,赵之晖拿了几幅去那边的‘员工宿舍’。

辛月也写了福字,这个赵之晖强烈要求要贴到他们房门上。

辛月觉得自己没写好,不干了:“别贴,这个没写好!”

赵之晖:“哪里没写好,我觉得很好看啊。”

辛月练字的时间没有赵之晖长,所以写的一般,撇是撇捺是捺的,但赵之晖就是喜欢。

她拗不过,还是让赵之晖贴上了,还好贴在了他们的正房,不是大门口。

春联贴好后,有邻居路过看春联的字写的好,专门求上门来,让赵之晖和温景玉帮他们写了几幅。

其中还包括了李婶,以前他们家都是李兆坤写的,看了赵之晖的字后,用她的话来说,自家儿子简直像是用脚写的字,鸡爪子划拉几下都比他的好。

对此,李兆坤表示原谅,毕竟是嫡亲的娘亲,自己确实不如赵之晖。

吃年夜饭前,赵之晖和辛月单独出门去了石府,给老师拜了年,专门送来了辛月新做的糕点。

石老不愿意过去赵家,只能他们过来了。

今夜是难得的好天气,月光明亮,连冬日的严寒都在门外跑来跑去,孩童们嬉笑打闹的欢声笑语中升温了。

赵之晖和温景玉在院中生起围炉,一起闲聊朝廷的局势,知府安民的政策,还有这次的灾害,偶尔辛月插几句嘴。

等到了午夜子时,赵之晖把提前备好的鞭炮拿了出来,其他邻居已经霹雳扒拉放了起来,他和温景玉一起出门,然后进来关上院门,没一会儿就听门外鞭炮炸响。

赵之晖怀抱着辛月,小心的帮她捂住耳朵,在火光的映衬下,情不自禁的低头。

温景玉想提醒赵之晖看刚刚府城放的烟花,见状闭上了嘴,识趣的默默远离。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