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七章:大道现世

沧澜宗外门讲道大殿之中。

李致看到面前坐定的人已经不少,也就不再等候,就要开始讲道。

这一次李致没有像之前那种用和众弟子对话的形式。

先抛出问题,然后带着他们一同思考,随后给出一段经典,进行阐释和启发。

而是直接一上来,就自顾自的把大篇幅的名篇道出。

“此篇名为《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李致之所以这样做,一来是既然传道的因果已经确定,那也就没有什么好顾忌的,直接整篇的讲,也好让影响力更快的传播出去,加速因果的落下。

二来他自己本身心绪不定,说是讲道,其实不过是和众弟子一同来参悟经典名篇,在平复心境的同时看看是否能有所悟。

而他选择的就是《庄子》第一篇。

这种一上来就自顾自的开始念诵全篇的形式,一下子把在场的所有人搞懵了。

以往经常来听的弟子,发现李致讲道的形式有了改变,赶紧聚精会神的去记忆和理解。

第一次来的弟子,就听得一脸迷茫,完全不知道李致在说些什么。

不过随着《逍遥游》的不断进展,他们很快就被那鲲鹏的绮丽壮伟之姿所慑服,慢慢的也就纯粹当做故事来听了。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李致说完第一大段,停下来开口道:“有疑问者,可以发问!”

坐在前排的弟子互相之间看了一眼,随后真传宗室弟子安正诚起身发问:“李师兄口中的北冥又是何地?其鲲鹏可是洞玄大妖?”

李致微微地摇了摇头道:“不必在意其中的名,所谓之北冥,鲲鹏,是真是假均是飞花,非真意之道,后面诸位就不要再问名了,说说自己的理解吧!”

安正诚有些尴尬,干笑了一声就赶紧坐下。

随即就是高策发问:“师兄,这其中以蜩与学鸠这二虫,与那垂天之翼的鲲鹏作比,是点明我辈修士,需志存高远,放眼苍天,不能只把眼光放于一宗一地,不然终生与不过是地上的虫子,要做那大鹏,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九万里!”

高策说完,场中的弟子或有所思,心想这高策不愧是跟在李致身边最久的,果然是有一定的见地的。

带谁知道李致依旧否定了高策的理解:“那才小大之辩也,大鹏水击三千里是飞,小虫上下浮于草木之间,也是飞,同样是飞,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吗?”

李致此话虽然是对着高策在说,但同样也是在问自己。

说完之后,他就把眼睛闭上。

高策被李致否定之后,比起之前的安正诚,他倒是神色自如,只是坐下后,皱紧眉头,再次陷入深思。

“小大有别,众人都是艳羡鲲鹏水击三千里,扶摇九万里,不屑小物。

但众人都忽略了大物腾飞乃是借大风,而且就是有了大风,积之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是无力。

所以就是如鲲鹏一般的天骄之子,也要借势而为,顺势而为,积攒底蕴,也能在大世之中,背负青天而腾飞!”

蓝泽回想了自己的经历,出声道。

“浮光掠影,未能窥见根本!”

李致没有睁眼,不知道脑中在思索什么,听到蓝泽的话,再次否定。

众人听高策和蓝泽之言,都觉得有道理,但却都被李致一一否定。

不知道李致所说的根本究竟是什么。

“大鹏之飞,需待天时,天地生有大风后,凭借大风才能飞。但若是没有大风,则大鹏就飞不起来了,二虫虽小,但决起便飞,尽管飞不高,飞不远,但为何要飞九万里呢?二者都是飞,前者依赖外界的条件,后者完全凭借自身,相比较的话,反倒是后者更为自足。

本篇之名为逍遥游,大鹏虽然人人心向往之,但受制于外物,不得逍遥,反倒是小小的地上虫子,随意纷飞,逍遥自在!”

一个苍老的声音突然冒出。

众人听闻此言,纷纷侧目,就看到实在旁边站着的一个皓首老头。

其中有认识孙老头的,心道:“外门传功大殿的孙执事也来听道了?”

孙老头一生大风大浪的见过了,自身原来也是那飞天的大鹏鸟,只是后来被修为根基受损,成为废人,从冥玄境的苍穹一下子跌落尘埃,在沧澜宗外门混日子。

和前面的二人一样,孙老头也是觉得李致今日讲道,是专门说给自己听的,但他毕竟人生的阅历极为丰厚,看到的东西也确是比前面两人更深一些。

听到孙老头的话,众人不禁一阵哗然,立即窃窃私语起来。

“这意思不就是,修为高反倒没有修为低来的好,这不是胡说八道吗?”

“此人年岁不小,竟然能说出如此可笑之言,这些话,他自己相信吗?”

“李师兄还是太过宽厚,什么人都能在此听道,这样的言论若是传了出去,怕是有损师兄的声誉啊!”

“此人我记得是外门的传功大殿执事,竟然能说出这种玩笑之言,还怎能再担负着传功二字,这次回去,还是要上禀大长老,定夺一下此人的资格了!”

听到众人喧闹起来,不用李致压言,高策就自主起身,“各位安静,一切讨论留在之后再行!”

高策现在的地位,随着李致水涨船高,而且他在寒门之中也有不小的名望,所以他一开口,众人也就立即闭嘴不言。

李致不用睁眼,听声音就知道是孙老头。

但他这次没有对其评价而是又开始往下讲。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说完这一段,李致睁开眼睛,看着孙老头。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