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监军风波(二)

监军制度和政委制度只是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叫法,但本质都是一样的。

监军制度的出现是皇帝为了加强对远方的军队官员的监督,确保军队对皇帝忠诚。

这个制度虽说饱受诟病,但其出现也是有客观原因的。

为什么会出现监军?

那是因为自古以来既是良将又是忠臣的人很少很少。

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君王才会起用有才能的大将!同时任命对朝廷忠心之人去制约善战的大将,使得军队属于朝廷和君王。

这就是监军最本质、最基本的任务。

历朝历代因为监军昏庸无能,引出不少悲剧。

都夹杂着无数鲜血,轻至一军败亡,重至一国覆灭,不能不令人感慨!

不说明朝,就说大唐。

安史之乱时,一代名将高仙芝以及封常清就被监军、昏官出身的边令诚诬陷杀害,对阻拦安史叛军带来了眼中的恶果。

可在最近几十年的大唐,监军制度又为大唐的延续带来了不小的帮助,正是有监军监视各藩镇节度使,才让大唐得以继续延续。

就说黄巢之乱中,作为天下兵马都监的杨复光立下赫赫战功。同时这位宦官出身的监军也曾平定王仙芝的叛乱。

所以说,宦官充任监军并不是一文不值,只是毁誉参半而已。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

监军可能引悲剧。jiqu.org 楼兰小说网

然而,若不监军,那么连引悲剧的机会也没有。

那个时候,不是军队叛变,便是军队被人轻易剿灭。

这也是为什么李柷要复设监军的原因。

只不过他不想完全参考前世历朝历代的监军制度,而是打算借鉴一下政委制度。

要知道监军制度中,最好的就是政委制度,其次是宦官监军,接着是文官监军,最不行的就是武将监军。

完全照搬政委制度肯定不行,那需要有信念坚定的党员,以信仰来凝聚政工人员。

李柷总不可能建立一个党派的?

但他也有可以替代的东西,用忠君爱国的观念去替代信仰,虽说凝聚力没那么强,但也要比啥也没有好。

所以他思虑过三,便决定把监军制度下放到厢、团一级,通过对这三级的主官进行监督。

“陛下,此举是否过于大胆?”张承业犹豫了半天,只能用‘大胆’二字来形容,“这么做可能会引起很大的反响,有可能还是不好的。”

“爱卿认为应该如何?”李柷虚心地请教道。

“陛下若想加大对禁军的控制,老奴以为下放到厢一级便可。若一口气在军、厢、团设立监军,军中将领不一定能接受得了。”张承业猜出圣上是打算改革监军制度,就顺着对方的话说了下去。

“爱卿的意思是只在军、厢两级设立监军?”李柷迟疑道。

“陛下,可以先这么试试。”张承业肯定回道。

“那爱卿认为何人充任监军合适?宦官?文官?还是武将?”李柷淡淡问道。

张承业很想说就以宦官来担任监军,可想到圣上这语气,犹豫了一会儿,便改了口,“其实在老奴看来,自然希望以宦官充任监军。老奴本身就是宦官,老奴这样的人不肯能造反,对陛下的忠心是毋庸置疑的。

可结合以往的经历来看,若皆以宦官充任监军,恐反对声音大。

但有一点老奴可以肯定,监军的目的本就是监督武将,若以武将充任监军,就失去了监督的意义。陛下可以从宦官监军和文官监军二择一。”

李柷点了点头,“武将充任监军肯定是不可行的,这一点朕清楚。可无论是文官监军,还是宦官监军,各有优劣,也无法做到既能保证军队作战勇猛、又能确保军队忠诚。”

因为做不到政委制度那一套,所以他只能在现有的监军制度选择,其中的度却是很难把握。

“陛下英明!”张承业伺机恭维了一下。

“爱卿别着急,听朕说完。其实这些天,朕也在思考该以何种监军制度,经过跟爱卿的探讨,朕心中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

张承业并没有打断,而是做出认真聆听的样子,李柷便继续说他的看法,“朕的意思是,在禁军设都监,设一名都监和一名副监,用于监督军队。这是禁军固定的官职,除了监督军中将领外,还担负军功考核、军纪之责以及部分人事任命权。

这是军一级。

在厢一级设监司,职责跟都监一样,但负责厢及以下各级军队,直接受都监管辖。

不知爱卿觉得这个如何?”

饶是张承业已经有了准备,可听到圣上的话后,也颇为震惊。

圣上此举可不仅仅是监督军队,还分了本属于将领的军功考核和军纪之权,还有更重要的人事任免权。

这样一来,即便这都监不是一支禁军的权力最盛者,也会是仅次于大将军的第二实权人物。相当于大将军只剩下军事指挥权和部分的人事任免权,若真的这么实施,也不知道会带来多大的反应。

“爱卿?”见张承业发呆,李柷不禁笑着问道。

“啊”!

张承业这才反应过来,连忙道,“陛下恕罪,臣在思考陛下虽说,一时没能反应过来。”

“无妨!”李柷笑了笑,“爱卿觉得朕这些看法如何?爱卿熟知军务,朕也想听听爱卿的看法,也好完善一下。”

完善一下?

这意味着圣上已经打定主意要推行这种制度,主题不会变,只是细节上完善。想到这里,张承业心中便有了底。

“陛下,此举会不会有些突然了?老奴担心会有不小的反对之声,尤其是军中。”张承业担忧道。

“军中?”李柷不禁冷笑,“此举本就是监督军队,他们反对又有什么用?监军制度必须推行,这是不能改变的。

趁着这个机会,也跟爱卿透个底。都监一职,朕打算用宦官担任;副监一职,朕会用文官,这样就能最大限度避免单独监军带来的危害,爱卿觉得如何?”

张承业听了有些惊讶,圣上此举可谓英明。这样一来,他就不得不支持了,毕竟主事人还是宦官,他作为宦官的代表,不可能放弃这么好的机会。

想到这里,他便有了决定。

“圣上英明!”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