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 地理(二十一)

很气, 夏启和刘彻在天书的弹幕区大战三百回合,两人实在闹腾,逼得商汤、姬发、嬴政这些人都来打圆场了。

不得不说, 也是一种本事。

这些人自成一体的吵架体系,江思瑶根本融入不进去, 只好稍微搭个腔就继续学习。

逃避, 虽然可耻, 但实在有用。

【知道了过度开采对环境造成的恶劣影响, 我们也不能因噎废食, 完全不利用环境发展。

只要把握好这个度就行, 比如钓鱼会撒饵料,很多人撒的饵料都足够弥补钓上来的那些鱼了,更别说会主动把珍惜鱼类,幼生鱼放生。

细水长流的发展才是真的发展,发展钓鱼这个爱好是这样, 以钓鱼为生也得这样,现代对江河湖海的鱼类保护措施是, 休渔期, 这条河这十年里不能打渔, 当然,国家也会给选择种田的渔民补贴的。

而过度打渔的危害,咱古典名著《西游记》里面也讲过,泾河边掉金色鲤鱼的渔民最终一尾鱼也打不到。】

江思瑶这个话对别人有没有触动, 其他人不知道, 但是对朱元璋是触动极大的。

专业太对口了,他就是这种喜欢管东管西,管天管地, 所有事全往自己身上揽的人。

原本还不知道自己能在保护环境上出点什么力,原来还可以劝渔民种地,感觉也可以劝山民放牧,很不错,有想法了。

嘴里嘀嘀咕咕的朱元璋,他机智的脑瓜子震惊了自己的几个儿子,大家对视,各自松了口气。

还好我和大哥不像爹,就让老三老四老五们自己蠢吧,朱樉安心了。

朱棡、朱棣他们也是这么想的。

朱标则是觉得朝中还得招点新人,招点鬼主意多的,和父皇一起天马行空,也可以找点稳重聪明敢于直谏的,拦着点。

大明的皇太子,依旧是为了大明殚精竭虑的一天。

【在自然资源的开发上,我们以晋城为例,矿产资源极其匮乏的我们华夏,有晋城这块风水宝地,正所谓是人从众晋,晋城的煤炭资源丰厚到在世界也是首屈一指的。

而合理开发利用也是为了方便未来的可持续性发展。

煤炭的市场是极其广阔的,所以永远不要着急过度开采,钱留着甚至还会贬值,看大明的宝钞不值钱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但是煤炭不会,它一直有市场。】

大明再度受创伤,朱元璋是数遍了自己的臣子也没捞出来个懂经济的。

可恶,天书有本事嘲讽,怎么不给他个培训,教一下他这些大臣啊。

人是完全能被教出来的,以前朱元璋就信这一点,现在天书的教导成果已经在大明遍地开花了,朱元璋更是这个理念的忠实信徒了。

当然,也不是江思瑶不愿意,如果朱元璋想要的话,只不过,质量什么的就不太能保证了。

虽然现在的知识教学也没有多少质量可言,毕竟是学生视角的学习。

【对能源的利用是可以分为多种多样的。在开采了煤炭之后,先炼铁再炼钢,就可以得到钢材。

开采之后进行气化、液化的操作,将会得到液化气,煤气。

而如果对开采之后的煤炭进行炼焦处理,将会得到焦炭。

煤炭经过电、焦、铁等二次处理,会得到电力、煤气、焦炭、铝制品、水泥等等。】

一个个视频点开,给古人们大吃了好几惊,谁能想到煤炭居然这么多才多艺,能给人带来这么多的东西。

一个个光看加工过程就已经眼花缭乱了,还附带了后续的投入,让他们知道了这些东西的应用,更是一个比一个吸引人。

【发电、洗煤、炼焦的过程中最易产生污染,而这些污染也是需要处理的重点问题。

最好的就是采用沉淀净化的办法,将污水都进一步回收成为洗煤、灌溉等的用水,从而得到利用。】

天书之前讲的环境保护的内容,更像是已经破坏之后,对环境该如何保护,而这个则是把可能会破坏环境的废水进行先一步的处理,一定程度上算得上是事前的保护。

这对古人们实际上更加有用一些,所以很多人看的就格外认真了。

“比起植树造林,这个难度一下子就提升了。”刘邦看着默默感慨,就像是之前才要求幼崽说“啊”,下一秒就安排幼崽上学一样。

这跨度,好大。

“但是张某人显然很适应这样的难度。”范增调侃,他这些天以看张某人的蜕变为乐。

也不能说是蜕变,在意识到自己和打败嬴政之间距离了一个天书之后,张良又开始找了原来的那些人。

但是很不幸,有点难找到,这种难是一种,知道他们还活着,但是就是摸不到感觉。

准确的形容一下,就是跟蚊子一样。

原本的张良似乎是能够被允许融入的,而现在的张良,他在漫游秦朝之后,又选择回到沛县的张良,在项家安排项羽去起义,项梁避而不谈的现在。

无论是张良本身,还是被大众默认项家的脑子是张良的一体状态,都已经不再被其他六国遗民信任了。

被六国遗弃,反而因为在沛县当老师,而被沛县,被秦国接纳了。

滑稽,可笑,荒诞,范增冷眼看着这样的事情发生,就像是在看什么不可能发生的故事一般。

确实也不太可能发生,如果不是恰好有天书在讲那些与世俗不同的知识。

张良这种会在讲课的时候,夹带自己的私货的老师,早就被大秦帝国给暗搓搓解决了。

范增也是。

他们俩在沛县,就像是游离在不属于自己世界的幽魂一样,格格不入,却又被努力接纳着。

范增也不喜欢嬴政,这种不喜欢不是说针对嬴政本人的,而是针对大秦的皇帝的,谁在这个位置上,他就不喜欢谁。

张良也一样。

但是啊,应该是没办法对嬴政下手了,他本身就是个疑心病不轻的皇帝,任谁从小被当做质子在危机四伏的敌国活着,都不会产生什么这个世界很安全之类的傻白甜想法。

过早的见识到了物竞天择的危险世界,也过早的被燕太子丹的刺杀给断绝了友谊,甚至还有来自郑国渠事件,对非本国的大臣的信任。

或许,还有知道胡亥、赵高甚至李斯都会叛变的时候,再度提高了对外界的警惕。

现在能完完全全得到嬴政的信任的,应该就只有扶苏了。

但是扶苏这个人,想通过他对嬴政下手,那比直接对嬴政下手还要麻烦。

范增自从在天书上知道了扶苏因为一纸诏书就能自刎,对这个人也有了直观的印象。

愚孝愚忠。

这么看来,嬴政像是铁桶一块,根本找不到能伤害他的渠道……

想着想着又入迷的范增赶紧把这个念头从脑海中扒拉出去。

他决定好了,辅佐刘邦这个混蛋,想办法当个汉王也不错,封地可以远一点,甚至在那个美洲就挺好。

为此,范增决定劝劝张良,多个脑子,也能把未来的建设之路研究地透彻些。

大秦的未来已经初步摆脱了群雄并立的结局,只不过,可能刘邦、项羽依旧会在大秦的官场上争斗,到时候打楚河汉界,就是文官武官的差距了。

张良或许也会被说服,在刘邦的三寸不烂之舌下,开始和刘邦一起每日许愿。

刘邦许愿自己能够成为流传百世的好官,张良许愿嬴政能死的早些。

大概会是这样。

江思瑶知道或许也会高兴,江东子弟但是更喜欢嬴政是这样的,如果嬴政和项羽分别出场,那么会毫不迟疑地选择嬴政。项羽,但是一起出长,项羽就被忘到脑后了。

【接下来我们聊聊 关于流域的开发,人类的文明发展是离不开河流的,包括我们华夏。

不过现在要聊的不是华夏的黄河——长江文明,而是来自地球另一端的田纳西河。】

“居然是完完全全的另一端。”诸葛亮看了一眼,笑眯眯地讲,“看起来就像是我们华夏的。”

“杀心太重啊,不好不好,建议把这个地方留给我们陛下。”郭嘉摇头晃脑。

此时的陛下自然是已经从汉献帝刘协变成了曹操。

曹操还是挺恶趣味的,直接就决定了以后刘协的谥号就用汉献帝了。

而刘协的安全也有足够的保证,曹操是派人保护了起来。

这是诸葛亮给出的好办法,让郭嘉去劝的。

很简单,不这样的话,那么作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挟的动作本人,汉献帝一旦出了什么事情,都是会被默认为是曹操做的,得不偿失了吗这就。

该有的道德和尊重,还是要从身边人做起的,不能因为得到了皇位就懈怠。

而曹操也接纳了,因为啊,他心情挺好的。

原本是没有聊天权限的曹操,成功得到了聊天权限,这心情能不好吗?

被天书默认了的[魏武帝][魏太祖]称号,让曹操喜不自禁,他是过了明路的!

甚至因为他这个名字,天书还特地点了出来,很是惊奇,还道喜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