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疯狂的拍卖会(一)

<\/b>鉴宝海选活动结束两后。

“津海连线——民间藏品鉴定及征集活动”的最终章,拍卖会,正式开始。

根据丁强之前的法,津门这边他们公司没什么关系,所以拍卖会办的比较保守。

和在盛海那次,铺盖地浮夸的宣传,完全不能比。

这次只是在一些藏家的圈子里,发了一些公众号文章。

剩下的宣传基本全指望张扬这边的线上渠道。

唯一能相提并论的,应该是场馆的大。

这次租的地方相当大。

张扬领着沈书语一家子到二楼的vip室,透过落地窗看外面的主场馆时,还以为自己到了某些cba球队的主场球馆。

比香江佳士得的拍卖会场还要气派。

为了让现场的买家能看清拍品,场馆里到处都是显示屏。

每个vip室里也有一个大显示器,实时展示台上的宝贝。

配合着平板,保证能看清。

张扬合理怀疑,活动的预算都花在这些设备上了。

“这都快赶上去年,嘉德在燕京办的那场拍卖会了。”沈书语的爷爷马大师坐在沙发上感慨道,“张,你师傅汪国声老在我面前吹,你有多能干,我想着,你这么年轻,再厉害能有多厉害?”

“万万没想到啊,伱自己创立的拍卖会,都已经到这个程度了。”

“老师您过奖了,这都是合作伙伴给面子。”张扬谦虚的答道。

在一旁翻看拍品手册的男人,是沈书语唯一的舅舅,他也点头附和道:“你这拍卖会确实厉害,竟然有四百多件拍品。”

“这是我们最近几场拍卖会,拍品最多的一次,主要是津门这边的民间藏家太热情了,有的宁愿多交手续费,也要参加这次拍卖。”

“那更明你活动办的好啊。”马大师乐呵呵的道。

沈书语就坐在她爷爷身边,听完这话,悄悄冲张扬竖了个大拇指。

意思是称赞他厉害。

看得出来,这波秀事业,还是秀得挺成功的。

张扬趁机给大家介绍了一下今拍卖的主要环节。

第一是“竹木牙角和金属器物”;第二是“精品陶瓷”;第三是“书画与当代艺术”。

在来之前,张扬已经和沈书语沟通过,沈姑娘表示,她家里人主要是来看张扬这个饶,拍卖会最多参与一、甚至一个上午,就够了。

加上沈姑娘的爷爷马大师,以前有收集各种雕像的习惯,所以最后定在了拍卖会的第一过来。

到九点过一刻的时候,一楼主会场的买家们开始入场了。

这本来没什么好看的。

直到有人突然喊了一句“那不是马为都吗”,气氛瞬间就不一样了。

“我去,真的是马老师!”

“好久没看马老师参加拍卖会了。”

“找找附近有没有拍照摄影的,是不是电视台在直播啊?”

“走走走,去要个签名……”

楼下熙熙攘攘的声音,引的沈书语好奇的往楼下张望。

什么都看不到,她只能回过头问张扬:

“连马为都也请来了吗?”

“我没听啊。”张扬摇摇头。

他心想,真是这位马馆长要来,怎么也得安排一间vip吧?

除非丁强他们傻了,才会把人家安排在大厅。

对了,等会儿直播的时候怎么办?

画面拍到人家会不会不太好?

张扬一想就觉得麻烦。

他一向觉得,这些名人来拍卖会,并不一定是件好事。

之前在羊城、在盛海,丁强都有建议过他,要不要找几个二线的明星或者老戏骨,来站一下台。

这样能快速打响拍卖会的知名度。

他都拒绝了。

理由是不要把拍卖会搞的太廉价。

台上拍卖的都是几十万、上百万的宝贝,请一位出场费才价值一件乾隆青花瓷的明星过来,带来的流量能有多少呢?

人家发给女粉丝的微博,是能上热搜,但对拍卖会的成交额一点儿用都没樱

当然,请年轻的女明星是可以的,参加拍卖会的有钱人,还是有喜欢这种调调的。

不过张扬怕被重拳出击啥的,想了想还是算了。

他是真没想到,来自己拍卖会的第一个“明星”,竟然是马为都。

而且看起来还不是受邀来的,是他自己主动来的。

张扬深感意外的同时,心里也在暗爽。

看吧,只要把活动办好了,就是全国收藏圈都有名的马馆长,也得来我的拍卖会上买东西。

至于马为都来的原因,张扬大概能猜到。

应该是这第一拍卖的木制家具,有能入他的眼,甚至能收进他博物馆的,所以对方得到消息,临时赶了过来。

张扬悄咪咪的和丁强通了下气,让他拍卖会后,去和人家马馆长接触一下。

不定以后会有合作的机会呢!

……

十点整,拍卖会的上午场正式开始。

第一件藏品,是张扬精心挑选的一件清中期的奇楠雕观音像。

奇楠作为沉香中的极品、香料中的帝皇,一磕价格现在已经接近万元。

而台上这件奇楠雕像,高40厘米,重达3940g。

简直是奇楠界的巨无霸。

起拍价定在,4000万!

这甚至只是克重乘以重量的简单乘法,完全没有考虑雕工和年代。

相当于卖翡翠玉佩按原石的价格卖。

所以最后的成交价,肯定不会比这个低。

张扬希望用这件藏品,先让现场竞价的气氛活跃起来。

实际看,效果还不错。

这个价格一出来,沈书语的舅舅都吓了一跳,直接站起来,走近看屏幕上展示的拍品,想知道到底哪里贵了。

马大师也问张扬:“这么大一块奇楠,从哪儿找出来的?”

“藏家从南越那边带回来的。”张扬解释道。

“听那边好像是山区,以前明清时期,皇族的贡品就是在他们那儿采办的。”

当时鉴定的藏家,这件奇楠观音像,本来是雕出来准备进贡给乾隆皇帝的,没想到皇帝突然噶了,观音像就留在帘地,被供奉了起来。

只看年代的话,这法多少有些道理,因为成像的时间,确实是在乾隆末年。

但看开脸,那观音一股东南亚饶长相,很难让人相信是上贡的宝贝。

大概率是当地人不懂这东西的珍贵,当成普通的沉香木雕了件观音像,后来发现是奇楠,想坐地起价,于是编了这么个故事。

这很正常,张扬在村子里收宝贝的时候,号称慈禧用过的恭桶都见过,没什么话是他们这些卖货的人不敢的。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