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大明皇帝的恐怖底牌,惊吓嬴政

天地擂台之上,大明各个宗门开始逐渐崭露头角。

悠远的钟声从少林寺山巅传来。

千年的古寺,神秘的地方。

嵩山幽谷,人人都向往。

这里是武术的滥觞,天下驰名,万古流芳。

在整个江湖中,实力最强的便是少林、明教、丐帮三列。

门派中,以少林居首;

帮会中,丐帮便是龙头;

而教派中,都奉明教为至尊。

少林寺的武僧千百年来,一直潜心习武。

素有天下武学出少林一说。

少林亦含有七十二绝技,易筋经、罗汉拳等高深武学。

当初西域鸠摩智,为了窥探少林绝学,不惜万里赶赴少林寺···

如今更是有六大高手坐镇少林:

空闻、空性、空智;

渡劫、渡难、渡厄;

六位禅师中,前三者早已有了天象境界。

最后三位已经可称神僧,眼下约莫是摸到了陆地神仙的门槛。

另外更有十九位金刚境强者,三位天象境强者。

还有藏经阁的名不见经传的扫地僧,也被金榜曝光了其真实实力。

陆地神仙巅峰境界!

八十一峰朝大顶的武当山,除了真人张三丰稳居陆地神仙境界外。

其他几位一流高手,如俞莲舟、宋远桥、张松溪、张翠山、莫声谷、殷梨廷等人,都有着指玄和天象实力。

明教那边的现任教主张无忌,刚刚跻升陆地神仙。

前任教主阳顶天,更是在深渊之中,重返天人境界!

还有四大护法,左右护使,都是指玄天象境界的一品高手。

除了这实力拔尖的几大门派外,其余各门各派,都有几名天象、指玄境高手坐镇。

如峨眉派掌门人,灭绝师太,天象境;

周芷若,指玄境!

昆仑派···

······

辽东边境

蒙古王帐之内

忽必烈看着金榜上的实力曝光,陷入了沉思。

大明江湖那边,指玄天象多如狗,陆地神仙遍地走。

再看看蒙古成吉思汗这边的江湖。

大部份都是尚未开化的蛮夷部落。

人员聚集最多的便是一些铁匠铺子,连生产力都极其落后,更不要说武评高手了。

大部份都是普通人,二品境界的小宗师都少得可怜。

除了少量的萨满和藏传密宗拥有指玄天象境的一品高手外,陆地神仙更是屈指可数。

比起人才济济的大明江湖,蒙古这边出战的成吉思汗江湖,确实没有任何的可比性。

“这就是大明王朝的底蕴吗?”

忽必烈靠在虎皮大椅上,整个人像是被抽干了精气神。

大秦

章台宫

始皇帝站在三阶台基之上,按剑望着天边。

九天之上的金榜囊括了整个世界。

“赵高!“

嬴政厉声呵斥,拔剑而指,一字一句质问道:“你不是说大明皇帝年幼昏聩吗?这就是你说的年幼昏聩?”

一身锦衣大袍的赵高当即跪在地上,脸色吓得发白。

“陛下息怒,陛下息怒。”

“你手下的罗网都是干什么吃的?”

始皇帝凌厉的目光扫向赵高,命令道:“查,务必要把大明这位少年天子的底细给朕查清楚!”

“喏!”

言语应答后,赵高依旧匍匐在地,恭敬退去。

三层基台之上,嬴政抬头仰望,右手紧握剑柄。

心中不由得万分震撼:

这便是大明王朝的底蕴吗?

怎么会这么强?

大明这位少年天子,果真是一位藏拙的高手啊!

“蒙毅!”

“末将在!”

大将军蒙毅手拿长枪,护卫在始皇帝身旁。

“你说若是大秦和大明有一天开战,胜负几何?”

“依照现在所知的情况来看,胜负只在五五之间。”

面对始皇帝的问话,蒙毅不会去讨好奉承,也不会胡诌。

这便是武人的气节!

“如果那位大明的少年天子还有藏拙,那我大秦恐怕就要落个下风···”

“嗯?”

嬴政手握长剑,虚空斩下,眼眸凌厉道:“如今大明有这么强?”

蒙毅大将叹息一声,惭愧道:“大明一直都很强,只是那位少年天子太会藏拙,以至于瞒过了所有人。”

“包括我们。”

锵!

帝王长剑归鞘,漫天的泠冽剑意这才收敛。

始皇帝长舒一口气,缓缓吐露道:“对大明,采取友好的对外政策。”

“这样一个强大的国家,加上这样一位有能力的少年帝王,若是交恶,对我大秦而言,绝对不是一件好事!”

“喏!”

与此同时,在那大唐境内。

长安城的御道上,出现了极其有趣的一幕。

上百名文武大臣,按照上朝的排列顺序,站在遇到中央。

在队伍的最前方,有一抬天子乘舆落在前方。

摇扇宫女站立左右,姿容及佳。

还有六百多名披甲持戈的御林军,护卫在御道左右。

皇袍加身的李世民坐在乘舆之上。

御道上,包括天子在内的所有人,都仰头望着九天之上的金榜画面。

擂台之上投射的大明江湖,让满朝文武都为之震撼。

这还是那个羸弱的大明吗?

不是说大明天子昏庸年少,不理朝政吗?

大明国力日衰,是众人心中的刻板印象。

可是在看了金榜之上的投射后,所有人的对于大明的三观和认知都被打破。

天子乘舆上,李世民轻咳两声。

临天子最近的两位宰辅之臣,当即面面相觑。

须臾后

房玄龄和长孙无忌似乎达成了某种共识,上前冲李世民齐声道。

“陛下,这大明天子显然是一代有为明君,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还是不应该与大明交恶为好。”

“嗯。”

李世民点头,目光依旧望着九天之上。

言语呢喃道:“大明得此帝王,中兴之主啊!”

对于大唐与大秦而言,大明属于一脉相承,都是汉族统治者下的王朝。

而蒙古帝国,则属于蛮夷之邦。

对两国而言,自然是希望大明能够获胜。

而不希望堂堂大国被少数蛮夷驱使。

因此

只要大明王朝够强,这两大帝国不介意暂时与之结好。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