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2章勾腿子

赵云感叹,你小小年纪,从葡萄牙到摩纳哥,从摩纳哥到南非,又是印度,又是南洋诸岛,曾是贵族,当过祥瑞,在客印月府上接受特务训练,现在又成为朕的女人。

这经历太离奇了,比鲁滨逊漂流的更彻底,比皮萨罗去过的地方更多,哪怕是环球航行的麦哲伦,其实只是绕过美洲到了菲律宾,不比她走的远太多。

索菲亚神色黯淡,别人说你经历离奇,甚至不乏羡慕之情,其中辛酸谁人可知?

她望着万国坤舆图,不停比划大汉与伊比利亚半岛的距离,要出海,抵达南洋,穿马六甲海峡,绕过印度南部,围着海岸线前进,环绕整个非洲,然后方能抵达葡萄牙,也就是赵云常说的水果牙。

问题是,祖国早已被人吞并,水果牙不存在的,板鸭占据整个伊比利亚半岛。

赵云握住她的手,指着亚欧大陆与非洲连接的地方,说道:“走这里上岸,去亚历山大港,然后乘船经地中海,应该可以少走几个月的海路。”

大概二百五十年后,赵云手指的地方会出现一条苏伊士运河,从英国到印度的航程因此缩短一半。那么,从大汉的天津港出发去葡萄牙,至少也能缩短三四成的时间。

索菲亚却不停摇头,“不行的,这里是奧斯曼人,此路不通!”

欧洲人还没有称霸世界,埃及这地方以前属于马穆鲁克骑兵,后来被奥斯曼人占领。两百年前,正因为欧洲人向东的道路被封锁,他们无法得到想要的香料、丝绸与瓷器,这才催生大航海时代的到来,先是伊比利亚双雄板鸭和水果牙,然后是海上马车夫尼德兰,后来日不落帝国达到殖民巅峰,他们连同法兰西、意大利,瓜分了全世界。

赵云揽着她的肩膀,说道:“放心吧!总有一日,朕送你回去!如果可能的话,或许能送你一支队伍,助你夺回故国。”

索菲亚用力亲了赵云,感激不尽!

赵云差点缺氧,你这……嘴巴又大,时间又久,练过游泳和憋气吧?

索菲亚从小在海边长大,成长过程中始终没离开海,游泳不在话下,有时间教你。

赵云现在处于装孙子的阶段,每天有大把的时间,一旦真的斗垮魏忠贤,他不得不加大马力工作,为大汉朝开创盛世。

他望着地图,问索菲亚,“大汉若想像你们水果牙和板鸭那样,应该怎么做?”

索菲亚想起水果牙航海的前辈亨利王子,后来的著名探险家迪亚士,以及水果牙的两位杰出总督阿尔梅达和亚伯奎,冲赵云摇了摇头。

“为何摇头?大汉不能出海吗?”

索菲亚依旧在摇,“大汉百姓讲孝道,不重商道!说故土难离,总想衣锦还乡,与水果牙人不一样。”赵云对她肃然起敬,有种一语惊醒梦中人的感觉。

中国素来有乡土观念,在外面混得再好,死后也要入祖坟。而葡萄牙人不同,他们狭小贫瘠的国土要求他们走出去,有着向全世界传播教义的热情,冒险者、破产者、商人、贵族都想着走出去,那种征服欲、占有欲是东方民族很难真正理解的。

现在世界的主题是殖民,美洲大部被伊比利亚双雄瓜分,英格兰、法兰西只能在北美寻求突破。非洲因为距离近,被欧洲诸列强蹂躏,连比利时这样的小国也想分一杯羹。亚洲、澳洲这块相对较晚,板鸭、尼德兰最近十几年才相继抵达台湾等地,对大汉暂时没有威胁。

赵云不能坐以待毙,他要有世界眼光,不止要考虑几十年、几百年后如何对抗西方列强,更要想办法让大汉百姓走出去,作为十七世纪世界上最庞大的帝国,完全有能力参与世界的瓜分,以及世界规则的制

定。

这样看来,索菲亚有着丰富的逃亡经历,去过整条航路上的几乎所有地方,她将在大汉走出去的过程中提供帮助,担当赵云实施世界战略的重要角色。

经济学观点认为,交易必然让双方受益。

赵云承诺送她回乡,甚至派人助她战斗。

索菲亚需要做好参谋,替赵云放眼海外。

房门口,王承恩等待片刻,见两人盯着地图,陷入短暂的平静,他试探着问道:“陛下,刘公公不见了!找遍宫内没有身影!”

赵云回头,问道:“司礼监刘若愚刘公公吗?”

王承恩点头,正是他!

好的嘛!赵云握了握拳头,给了索菲亚一个眼神,该来的总会来,他们终于忍不住,对刘若愚下手

了!

时间到了,是时候表演真正的技术。赵云从慵懒的状态走出,一场风暴行将刮起!

而太监刘若愚,恰是他放置好的导火索,等着你们来点火。

国子监东侧有一处祠堂,供奉的不是别人,正是当朝的掌权者魏忠贤。

祠堂通常为死人而设,表达内心的思念,祈求祖先或贤者的庇佑,但此处供奉的是活人,而且是个有权有势的大太监。

这类祠堂有个称呼:生祠。

此处算不上大,却屹立于国子监之侧,魏忠贤与孔子并尊。

两个少年混入其中,黄宗羲看到后惊骇不已,以前只是听说,今天见到真的了,抬脚就要踢魏忠贤的牌位。

另一名少年刘文炳拦住他,正事要紧,砸他牌位作甚?

黄宗羲义愤填膺,“一个死太监与孔圣人相提并论,要不要脸?”

刘文炳满不在乎的说道:“又不是魏忠贤干的?事情当时闹得沸沸扬扬,京城之人都知道,力主在国子监为魏忠贤盖祠堂的是陆万岭。”

“陆万岭是何等人物?”

刘文炳指着他,“你啊你,还说为父报仇雪恨,连你仇人的事都不知道。这陆万岭……用陛下的话说,只是个拍马屁的,国子监监生,没什么官衔。”

“一个监生能做成如此大事?此处可是国子监,读书人的脸面所在。”

刘文炳还是那副吊儿郎当的样,无所谓的语气,“陆万岭虽普通,却做了件不普通的事,因为他拍的是魏忠贤。据说,当时的国子监司业,还有众多监生都提出反对,还有人失手打了他。事后的结果是生祠修了,魏忠贤与孔圣人并列,国子监司业辞官回家,那些打人的监生被东厂抓走,再无音讯!”

黄宗羲实在是看不下去,几下将牌位打得粉碎。

刘文炳没有再拦阻,而是读了当时陆万岭给皇帝的上疏:孔子作《春秋》,忠贤作《要典》。孔子诛少正卯,而忠贤诛东林。

黄宗羲怒道:“一派胡言,魏忠贤屠杀东林党人还有功了?那《三朝要典》更是写的臭不可闻!如何与孔圣人相提并论?”

刘文炳似乎有意气他,补充道:“当时有很多官员附和陆万岭,其中有个叫赵三俊的,他的奏疏中有几句,上公之功,在禹之下,盂子之上。”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