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1 章 Chapter 15

这句话说完,所有菌丝瞬间如退潮一般消散了。

谢黎终于得以顺畅呼吸,马上弯腰剧烈呛咳起来。

修顿了一下,视线下移,居高临下地看着她,似乎在等她说下去。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谢黎努力咽下咳嗽声,强忍住喉间的不适,断断续续地道:

“……傅野成为养老院的管理者之前,只是一个无家可归的流浪汉,他无论是头脑、长相还是家境,都比不上你……我不明白你为什么会被他影响。”

修盯着她看了半晌,才缓缓问道:“你觉得,我被他影响了?”

“难道不是吗?”

“我不会被任何人影响。”他回答,语气温和而平静,一如既往强势、自信。

谢黎看了看粘在身上的白色菌丝,几乎有些咬牙切齿:“……你之前说过,你会被周围人的情绪影响。”

“你可以把它当成一种临时的共振干扰现象。”他淡淡地道,“就像信号被干扰一样,你会认为,是因为电磁波的意志力不如其他波段,或是因为出于对其他波段振幅和频率的嫉妒,才会信号中断吗?”

谢黎嘴角微抽,感觉他的逻辑天-衣无缝,无法反驳。

她还想说什么,四面八方却再度传来窸窸窣窣的声响——深不可测的黑暗中,无数菌丝蠢蠢欲动,想要重新粘在她的身上。

谢黎不由打了个寒战,不能再跟修耗下去了。

继续争辩,只是浪费时间,她必须想办法逃跑。

她抬眼望向前方,还是那么黑,几乎无法用肉眼看清黑暗中是否有路。

但如果她没猜错的话,是修造成了如此浓重的黑暗。只要离开他,一切都会恢复正常。

可是,直接逃跑的成功率几乎为零。

她必须想出一个办法,分散他的注意力。

谢黎思来想去,忽然发现修之所以会暴露真面目,是因为她亲了他一下。

她没有深思,修为什么会因为她的吻而变得那么激动。

没必要去深究一个心理变态在想什么。

她心里只有一个想法——也许,可以再亲他一下。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修盯着她的眼神逐渐变得古怪晦暗起来,似乎有两种看似相近、又截然不同的冲动在激剧拉扯。

一个是杀了她。

另一个是什么……谢黎不想知道。

不能再拖下去了。

谢黎深吸一口气,上前一步。

修微微侧了一下头,脸上的神色没有任何变化,似乎认为她毫无威胁性。

下一刻,他的双眼猛地睁大了。

谢黎吻上了他的唇。

这一次,她没有再浅尝辄止,舌-尖顶开他冰冷的齿关,闯入他的口腔。

修已经很久没有人类正常的生理机能了。

从他与菌根网络融为一体的那一刻,所有的生理活动就彻底停

止了,包括呼吸、心跳、泌汗、免疫反应、激素分泌,甚至是情绪反应。

他一直在感受各种各样的情绪,听见各种各样的声音,时间一长,居然开始对自己的情绪和心声感到陌生。

?本作者爆炒小黄瓜提醒您《嫁给怪物的新娘》第一时间在.?更新最新章节,记住[(

此时此刻,他就感到了久违而陌生的震惊、迷惑、激动、兴奋,以及某种从未有过的……躁动。

不是别人的情绪,也不是别人的感受。

这是他自己的情绪。

第一次,修从后脑勺到胸腔,全部泛起了难以形容的酸麻感,喉咙甚至痉挛了一下。

半晌,他才反应过来,那是因为他想吮-住她闯入的舌-尖。

酸麻感还在蔓延。

然而,他并没有骨骼,也没有内脏,只有密密麻麻的菌根。

那种电流般丝丝缕缕的酥-麻,不知从何而起,迅速流贯全身,让他头皮都一阵发紧。

这时,谢黎忽然伸手,按住他的后脑勺。

似乎怕他离开。

触电般的麻意更加强烈了。

修的手指不禁轻颤了一下。

谁知,就在他抬起手,准备扣住她的后脑勺,回吻上去的那一刻,谢黎毫无征兆地松开了他。

他的手扑空了。

修眉头轻皱,看向她。

谢黎朝他笑笑,用手指擦了擦自己的嘴唇。

他的唾液很少,她唇上大多都是自己的唾液。濡湿,润泽,仿佛鲜润欲滴的果肉。

然后,她一步步后退,微笑着转身,迅速消失在夜色中。

——她跑了。

谢黎表面上十分轻松,实际上全身的肌肉都紧绷到极限,如同一触即发的弓箭。

她并没有立刻转身就跑,而是试探性地后退两步,见修没有任何动作,马上拔腿就跑!

此时不跑,更待何时!

这一刻,她十分感谢自己的钛合金腿骨,大幅度提高了她的跑路速度,不然她不一定能死里逃生。

她猜得一点没错,只要离开了修,深不可测的黑暗就消失了。

周围又有光了。

谢黎呼出一口气,紧绷的神经倏地松弛下来,双腿发软,差点一屁股坐在地上。

但危机还没有解除。

她只是暂时逃离了修,人还在养老院里。

如果她没有记错的话,养老院里似乎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再加上傅野死了,她是傅野死前唯一见过的人,一旦与养老院的安保人员碰面,轻则被扭送至公司的安保部门,重则直接击毙。

——对了,养老院里到底有什么?

谢黎抬起头。

她站在一个金属走廊上,墙上正好有一幅地图,上面标注着A区、B区和C区。

A区是老人的活动区域,B区是后勤人员的工作区域,C区则是这个花园,上面没有任何文字标注,只有不同颜色的高饱和色块。

她恰好站在一个鲜红色块上。

可能因为气氛过于阴冷,看到鲜红色块的一瞬间,她背脊陡然蹿起一股森寒的凉意。

地图旁边,则是一幅钉在墙上的实验室守则。

【为保障实验的安全性及保密性,特制定以下规则。】

【请务必遵守以下规则,任何偏离规则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处决。】

第一条:严禁询问任何人的岗位信息、工作内容及工作时间。

第二条:实验室的核心工作为脑细胞培育,此项工作敏感且关键,请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操作。

第三条:所有志愿者均为自愿参与本公司实验,请注意监控志愿者的情绪状态,他们的积极性对实验结果至关重要。

第四条:若志愿者出现焦虑、神经质、意识混乱、感知异常或平衡失调等症状,请立即向主管报告。

第五条:一旦发现志愿者的脑细胞出现异常,请立即按照安全协议处理。

第六条:对于表现出过度惊恐的志愿者,需特别注意并采取预防性措施。【注:此类志愿者可能会有攻击性-行为】

第七条:禁止使用联网的植入体,请确保所有植入体均处于离线状态。

第八条:请定时监控并调节空气湿度,保持室内环境干燥。

第九条:所有人员进出实验室时,须严格遵守消毒程序,禁止携带任何植物进入实验室。

第十条:若出现超过三天的失眠、谵妄或抑郁等症状,应主动向主管报告。

第十一条:遵守以上规定,将享有包括年假、年终奖金及退休金在内的优厚福利。

第十二条:公司将采取一切必要手段,以确保规章制度的执行。

谢黎看完,只觉得心脏猛地一沉。

这规则太奇怪了,每一条都是看似合理,实际上十分诡异。

比如第一条和最后一条,又比如写在最前面的警示。

如果她没有看错的话,第二行最后一个词,不是“处理”,而是……“处决”。

什么样的实验室,违反规则以后,受到的处罚是处决?

还有,这里明明是养老院,为什么会出现实验室守则?

那些“志愿者”会是养老院里的老人吗?

线索太少了,仅凭一个实验室守则,根本推测不出什么有用的信息。

谢黎环顾四周,正要找找有没有类似《实验室守则》的规章制度,就在这时,不远处忽然响起脚步声。

“嗒、嗒、嗒——”

一道幽蓝色的扫描光朝她袭来。

是无人机和巡逻人员!

电光石火间,谢黎果断蹲下——无人机的扫描光并不是三百六十度无死角,有非常明显的视野盲区,她只需要根据光线的视野盲区,一点一点调整自己的位置就行了。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需要背负极大的心理压力。

就像一场豪赌,赌注是自己的生命。

巡逻人员近在咫尺,无人机也就在头

顶。

扫描光几乎是与她擦肩而过。

换作其他人,在如此高压的情况下,恐怕已经被吓到全身麻木了。

谢黎却神色冷静,一只手按在地上,轻手轻脚地调整角度——

一切都发生在一瞬间,巡逻人员走到尽头时,下一刻却毫无征兆地回过头,无人机也调转扫描光线,照向谢黎的位置。

空无一人。

巡逻人员耸耸肩,继续往前走。

黑暗中,谢黎屏住呼吸,死死将背脊抵在金属墙上,心跳猛烈而急促,撞得肋骨都有些疼痛,后背已经被冷汗浸透。

幸好、幸好她擅长控制情绪。

不然就算不尖叫出声,也要去找一条干净裤子。

谢黎深吸一口气,平定了一下过于激烈的心跳,等待肌肉重新恢复张力。

几十秒钟过去,她站了起来,朝巡逻人员的反方向走去。

越往前走,视野盲区越少。

不仅监控摄像头变多,巡逻的无人机也多了起来。

这种无人机一看就有武器系统和目标识别功能,可以识别出友方并停止攻击,是公司内部常见的武装无人机。

前面是公司,后面是修。

公司安保系统一向以严密著称,短时间内根本不可能找到漏洞。

她简直无路可退,必死无疑。

谢黎心脏直直下坠。

她不会要死在这里了吧?

好不容易才从修的手上逃脱出来,转眼间又走进一条死路。

不知是否太过紧张的原因,她感到有什么从脑中一闪而过,是一种模模糊糊的直觉——这并不是一条死路,有可以化解危机的办法。

问题是,办法是什么呢?

冷静,冷静。

保持冷静,慢慢想。

谢黎闭上眼睛,竭力保持头脑清醒,尽管手心已全是濡湿的冷汗。

她相信自己的直觉。

她觉得自己在哪里看过,就一定看过。

是在哪里呢?

有了!

谢黎倏地睁眼。

是那篇实验室守则,第一条第一句话——严禁询问任何人的岗位信息、工作内容及工作时间。

在C区,所有人的身份、职业、工作内容甚至是工作时间,都必须严格保密。

也就是说,无人机不会有目标识别功能,因为黑客入侵无人机,破解并下载信息,是非常轻松的事情。

同样地,因为岗位信息、工作内容都必须严格保密,员工也不可能有统一的制服或铭牌。

就算有,其他人也不可能主动来询问她,今天为什么没有穿统一的制服。

因为,对方既不知道你的职位,也不知道你的上下班时间,而且询问是违规的。

也就是说,哪怕她现在大摇大摆地走出视野盲区,也不会有人一拥而上,把她按倒在地。

想通这一点以后,谢黎几乎

有些脱力,整个人头重脚轻,差点一头栽进花丛里。

她根本不需要逃跑,只需要伪装成工作人员,就可以在养老院内自由活动。

当然,仅限于养老院内。

大门那里,肯定有针对外来人员的安保措施。

她暂时安全了。

谢黎深吸一口气,擦了擦额上的冷汗,整理了一下衣服,准备走出视野盲区。

然而很快,她的脚步就顿住了。

一个疑问尖锐地刺入她的大脑——挂在墙上的规则,就一定都是真的吗?

万一只是一个摆设呢?

就算不是摆设,按照现代各软件的迭代速度,她看到的规则也不是一定是最新的。

万一更新过后的规则,第一条失效了怎么办?

下一秒钟,一个更加恐怖的猜测,浮现在她的脑海中——万一这个规则,是修故意让她看见,目的是让她自愿走出视野盲区……又该怎么办?

谢黎僵立在黑暗中,心脏在胸腔内狂跳不止,震得她耳膜轰轰作响。

同一时刻,她身后传来由远而近的脚步声。

有人过来了。

她必须尽快做出抉择。

紧张到一定程度,谢黎几乎能听见血液逆流而上撞击耳膜的突突声。

是跑,还是假扮这里的工作人员?

出于某种直觉,谢黎往前走了一步,又走了一步。

不知是否心理作用,她感觉自己就像在沼泽里跋涉一般,每一步都走得极其艰难。

走出视野盲区以后,她要么活,要么死。

谢黎咬咬牙,肾上腺素飙升到顶点,迈出了最后一步——拼了!

她走出了视野盲区。

什么事也没发生,也没有人看向她。

所有人都行色匆匆,目不斜视。

就连无人机都没有在她的头上停留。

相信规则是对的。

仿佛经历了一次生死抉择,谢黎大脑一片空白,浑身都是淋漓的冷汗,隔了半晌,头脑才重新运转起来。

既然规则是正确的,那么上面提供的信息也是可信的。

C区的核心工作是脑细胞培育。

两个疑问,公司为什么要培育脑细胞,又为什么一定要在养老院里培育?

谢黎沉思着,很快想到一种可能性——隐蔽。

养老院可以说是整座屿城最为隐蔽的地方,这里虽然有很多人,但人迹罕至。

而且,能活到六七十岁的市民,基本上都是中产阶级。他们退休前大多都是高学历人才,头脑聪明,身居要位。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重要的高级员工,逐渐沦为养老院里混吃等死、随意拿捏的老人。

他们的确是……再好不过的“志愿者”。

现在,摆在她面前的,有三条路。

一条是直接离开养老院,另一条是弄清楚离开养老院的路线。

最后一条,则是查清楚公司培育脑细胞的原因。

前两条似乎是当下最合理的选择,可惜全部行不通。

假如不需要身份验证就能离开养老院,那么整个养老院如此严密的安保措施将毫无意义。

很明显,实验室的第一条规则,是建立在极其严密的大门安保措施之上的。

如果安保措施错漏百出,员工之间还不允许询问身边人的职位和工作内容,那么任何人都可以进来探查情报。

所以,第一条路完全行不通。

安保措施如此严密,安保流程肯定也是重要机密。除非她突然成为数一数二的黑客,否则第二条路也行不通。

那么只剩下第三条路。

谢黎心想,既然前两条路都行不通,那来都来了,就看看再走吧。

她跟随行色匆匆的工作人员,径直往前走去。

这一次,她的运气很好,前面就是实验室的缓冲区,里面是更衣室和无菌通道。

走进去,换上防护服,戴上护目镜和口罩,就算跟人面对面交流,也不会有人起疑。

她终于走一次好运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