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曲阜

山东,曲阜。

已是腊月,大街小巷间随处可见”年节”的影子,不少坊市的门前都已是悬挂起大红灯笼,不时便有刺耳的爆竹声响起,一片喜庆气氛。

虽然天色才刚刚大亮,但曲阜城中的街道上早已挤满了百姓,各式各样的叫卖声也是此起彼伏,尽管不远处的树梢上仍是挂着尚未消融的皑皑白雪,但众人却像是感觉不到凉意一般,兴致正浓。

得益于天子在过去一年的”运筹帷幄”,朝廷接连取得了多场胜仗,以至于沉重的”辽饷”也是顺势被取消。

身上少了这个沉重负担之后,大明百姓的日子肉眼可见的好过了不少,辛苦操劳了一年整年的庄稼汉们手中也是有了些许积蓄,至少能够在年关的时候,为家里的婆娘买件衣裳,为家里的幼童买些吃食。

”小心点,别烫着!”

没走几步远,街道两侧的坊市中便会传来食物的香气,饭铺掌柜卖力的吆喝声更是引得不少人驻足。

曲阜作为”圣人故里”,其富庶程度丝毫不亚于济宁府城,故而不少临近府县的百姓和商贩们都是一窝蜂的涌进了曲阜,想要趁着这个年关,多赚些银子。

除了这些不辞辛苦的商贩之外,曲阜城中还多了不少”说书先生”,随意寻了一颗大槐树,支了一个摊子,便是口若悬河的嚷嚷起来。

虽然这些说书先生陈述的多是些”孔子东游”或历朝历代的陈年旧事,但架不住周遭百姓人来人往,总有些没听过的,故而也赚了个盆满钵满。

...

在人头攒动的街道中间,倒是有一名瞧上去三十余岁,面色白皙的读书人显得有些”鹤立鸡群”,颇为引人注目。

虽然其身着常服,身上也没有悬挂贵重之物,但举手投足间却是散发着一股高高在上的架势,周边更有不少身材魁梧的汉子,隐隐约约将这名读书人护在中间,与周遭的百姓隔开了一个圈子。

若是有人与这些壮汉擦肩而过,便能感觉到腰间一疼,好似被某种尖锐之物刺到了一般。

尽管如此,这些百姓们也不敢与这些身材魁梧,面色凶狠的汉子产生争执,反倒是想被踩到了尾巴一般,眨眼间便是消失在人海之中,不敢多做停留。

凡是在曲阜生活过一段时间的便知晓,这”圣人故里”虽然繁华,城中也有不少”豪绅富商”,但这些人无一例外,皆是与城中的衍圣公家族沾亲带故。

尽管如此,这些豪绅富商出行也不敢”招摇过市”,更不敢令下人携带”利器”,毕竟这曲阜可是圣人家乡,最是讲究规矩。

唯一有资格无视这些规矩的,便唯有这曲阜的主人,传承千余年,任凭中原王朝更迭依旧屹立不倒的衍圣公家族。

”爷,这街上人多眼杂,终究是有些不安全...”

又是闲逛了片刻,陪伴在”读书人”身旁,瞧上去约莫五十余岁,管家打扮的中年汉子便是微微皱眉,好似关心的低语道。

说话间,这男子还不忘用手在自己的鼻前挥动了两下,好似嗅到了某种刺鼻的味道一般。

听得此话,年轻人的身形微微一滞,但脚步却是没有丝毫停顿,只是不置可否的摇了摇头:”府中规矩大,好不容易出来一天,安心待着就是。”

”难不成,这曲阜还有人敢对我不利?”

见年轻人如此言说,那管家脸上虽然写满了不甘,但也只得重新迈步脚步,不情不愿的跟在年轻人身后,心中却是暗暗鄙夷。

好歹也是圣人后裔,却是喜欢终日厮混在这市井之间,与那些”泥腿子”待在一起,实在是有些跌份。

又过了半晌,年轻人好似被什么吸引一般,本是有些急促的脚步也是随之停下。

顺着年轻人的目光看去,只见得在一处老槐树下,正有一名说书先生被众多百姓团团围住,正在手舞足蹈的说着什么,不时便引得一阵欢呼声。

”当今天子虽是年仅十七,但却武德充沛,聪慧异常,此乃我大明的中兴之主!”

”此言不假,放眼我国朝历史,除却太祖及成祖,谁人能够在这般年纪,取得如此显赫的功绩。”

”大明当兴呐..”

说书先生口若悬河,周遭为官的百姓们也是在饶有兴致的应和着,气氛很是融洽。

闻听眼前这名说书先生竟是在讨论当今天子,而不是早已听得耳朵都要生茧子的”陈年旧事”,面色白皙的读书人也是来了兴趣,赶忙朝着人群涌去。

”让一让,让一让!”

在身旁家丁的”保护下”,身材消瘦的读书人很快便是涌到了人群前列,若有所思的盯着正在口若悬河的说书先生。

这年轻人闹出的动静自是没有瞒过说书先生的眼睛,但其非但没有丝毫不慢,反倒是愈发兴奋。

毕竟从这年轻人的做派便能看出,其定然出身不凡,随手赏些银子都够他辛苦一整年。

一念至此,说书先生愈发兴奋,本是有些干燥的喉咙也重新焕发了活力,高声嚷嚷道:”尔等应该都听说了,朝廷新任的河道总督已是到了济宁。”

”在咱们山东享有赫赫威名的杨总兵也是领兵赶赴济宁,听从总督大人调遣。”

”依我说,十有八九,这位总督大人是奉了天子的命令,随时有可能有一场大动作。”

轰!

此话一出,嘴角本是挂着淡笑的读书人便是勃然变色,眼中也是泛起了一抹惊惶,二话不说便是推开了身旁的家丁,转身离去。

”给我砸了!”

见年轻人匆匆离去,管家模样的中年人也是匆匆跟在其身后,不过仍不忘指挥周遭有些手足无措的家丁将那说书先生的摊子给砸了。

这些人真是狗胆包天,竟敢在曲阜讲这些...

”动用府中一切力量,尽快将张九德给本公调走!”

及至出了人群之后,年轻人躁动的心情仍是没有丝毫缓解,指着济宁所在的方向,恶狠狠的朝着跟上来的老管家咆哮道。

济宁这小地方,实在是容不下”河道总督”这尊大神。

”告诉泰兴王朱寿镛,让他发动宗室的力量,只要能够将张九德调走,我衍圣公府日后便会保举他接任鲁王之位。”

赶在管家做声之前,读书人的眼眸深处猛然涌现了一抹令人心悸的疯狂,如惊雷一般的声音也是随之炸响。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