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 章

温馨到了医院考试点后,发现有很多考生已经到了,而且还在议论刚刚发生的事。

“听说都停止呼吸了,给救回来了,是卫生院新来的医生吗?”

“不知道,不过听说这个医生很年轻,行针手法却特别老道,有可能是中医世家的。”

如今很多中医基本上不会用银针了,更加不要说年轻的医生了?除非家学渊源。

听到这话的人立即笑了,道:“你可真逗,我们这个远的不能再远的大山里,几乎只有鸟拉屎的地方,能有什么中医世家?搞不好就她就是瞎猫碰到死耗子。”

“你以为像小说里面写的隐居在深山老林的高手吗?人口普查都搞过那么多次,连山里有多少动物可能都知道了,高手会找不出来?别搞笑了。”

有人反驳他,道:“你不会并不代表别人不会,这世上有能力的人多得是。”

眼看双方要吵起来,温馨咳嗽两声,笑眯眯道:“你们在聊什么?这么开心?”

众人斜瞥:朋友,你眼睛有问题吗?

但一看到是一个甜美、青春活力的妹子,本来愤怒地表情一秒钟切换成笑脸,纷纷说起笑话来。

温馨很给面子的笑了笑,然后看了看门口,道:“快要考试了,祝愿今天大家都能过,以后大家就是同行了。”

有人立即热情笑道:“我是山水乡的,我叫杨刚,妹子你是哪里的?叫什么?以后有空多交流,我…………”

一看杨刚拔得头筹,其他人纷纷怒视这个心机沈沉的人,然后自我介绍。

赤脚医生群体竟然有这么漂亮的妹子,是不是该肥水不流外人田啊?大家正好可以共同进步嘛。

温馨经过大半年的调养后,身体冲了一节,这次考试体检已经1米62了,在乡镇女人之间算是比较高的了。

皮肤又白又粉,是用了温家以前的美容秘方,比很多化妆品有效多了。当然她对温建军说是书中几个方子综合的。

温建军看她倒腾的药方先一点点测试过敏情况后才用,就知道她心里有数,就随她了。

还没有说完,老师们走进来了,拍拍讲桌,道:“准备考试,请大家按照准考证顺序站好,不许交头接耳。”

下午实操非常简单,主要是西医打针、输液、简单处理伤口等。比如打针基本上是屁股针,一步一步的操作,尤其青霉素过敏皮试一点都不能错。

温馨非常容易就过了,她以为这么简易的基础项目应该没有人过不了,谁知考完后才知道真有两个人过不了。

温馨:……这两人是不是有点儿戏?

过来考赤脚医生的基本上是有些医药基础,很可能已经接诊过的,结果竟然考不过。

谁知那两个医生没有任何沮丧,反而振振有词道:“我们是中医,本来就不会西医,还要测什么过敏?说不定就是西药不好。我们中医几千年不打针不是也能治病?”

“反正愿意治就治不愿意治就走,我这边遵循自愿原则。”

说完扬长而去。

温馨:朋友,无证行医?不害怕吗?

有人竟然很认同:“是啊,关键为什么还要考试?以前我们村的赤脚医生只是会基础的包扎,就给发了个证。我们如今考核,一点点错误就不给证,我们是没赶上好时候啊。”

又滔滔不绝说自己不打针怎么医好人的。

温馨摇摇头,这种心理当医生,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出事。

果然几年后那两个没有考过的人因为医死了人,不光赔得倾家荡产,还得了一个无期徒刑。

当然这是后话了。

看着众人中西医非常两派开始辩论哪种医学好。

她插嘴道:“中医有中医的优点,西医也有它的长处,我们取它们有用之处,开最优的方子不好吗?为什么非要非黑即白、非对即错?”

这话让有些人不高兴了,就要抓住她辩论。

温馨头皮发麻,忙转移话题道:“应该可以拿证了,我们去看看吧。”

的确可以拿了,所有考生考核确认通过后,卫生院当场盖上大红公章,发放赤脚医生证。

温馨看着鲜红的赤脚医生证,忍不住亲了一口:以后她就可以正式行医了。虽然只能在他们乡镇范围内。

赤脚医生证包括后来的乡村医生证都是有严格行医范围的,只能在所在镇、市。

所以她还是得努力上学考专业医科大学,出来考全国通用的执业医生执照就不用怕违规了。

她拿着证高兴地往外走,这时一个医生大喊:“小姑娘,那个会用银针的小姑娘,你等会。”

温馨站住转头就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走进一看果然是先前和她一起救人的卫生院医生。

她主动上前道:“怎么了,王医生?”

她先前听人喊过,知道这个医生姓王,是镇卫生院里医术最好的人。

王医生满头大汗,气喘吁吁道:“小姑娘,我跑上跑下都没有找到你,幸好你还没有走。”

“快跟我过来,有个孩子反复高烧三天都没有退烧,又用不了青霉素和头孢,你看看能不能扎针?”

温馨朝外喊了温建军一声,温建军答应了一声,就跑向他们。

温馨进了卫生院大楼,就听到很多小孩在哭,今年冬天特别冷,如今倒春寒和冬天差不多,很多孩子反复感冒发烧,别提多遭罪了。

她随着王医生走进一个诊室一看,一个大概四五岁的孩子哭得嗓子都哑了,小脸苍白,都快哭不出来了。

孩子妈妈也在哭,哀求着看向王医生,道:“王医生,你想想办法,狗娃说他肚子特别疼了,怎么办啊?”

王医生柔声安慰道:“我给你带来一个好医生。”

然后一指温馨道:“这位温医生祖上、父亲都是好大夫,她本人也很厉害,你别害怕,让她先给看一看。”

“当然,我们卫生院缺医少药,也没有什么先进的检测仪器,如果查不出具体的病因,你还得带着孩子去市里看一看。”

狗娃妈妈哭得更大声了,道:“王医生市里在哪里我都不知道,怎么去看啊?而且我们农村人也没有多少钱,怎么敢去市里大医院?”

温馨听着这话特别心酸,但这就是目前大多数农村人的现状,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有去过市里。再加上在他们这种多山的偏僻小乡镇里,交通不便,到镇上很多人都要走上半天一天的,更加不要说去市里了。且很多人对去城市本能的胆怯。

她俯身抓起孩子的手腕,柔声道:“别担心,我先给孩子看一看,这两天可有拉过肚子?”

狗娃妈妈忙擦干眼泪道:“没有,狗娃都没有怎么吃过饭,所以两天都没有拉粑粑了。”

温馨把完脉,再看看他的嗓子,又按了一下孩子的肚子,孩子哇的一声哭起来。

她起身道:“胃肠风寒加上吃了不干净的东西,所以反复发烧后,肠道绞痛不止。”

“换句话说就是感冒加细菌感染了。”

村里很多人都不太休息个人卫生,孩子吃东西前也没有洗手的习惯,所以特别容易细菌感染。

王医生皱眉道:“我也是这么诊断的,可是抗生素他一个都不能用,其余适合的抗生素我们医院也没有,那只能去市医院吗?”

一个镇卫生院他们能有头孢和青霉素都已经不错了,不可能进那么全的抗生素。

温馨拿出银针道:“有没有暖和一点的地方?我给孩子扎两针,再开一点药,先试试。”

狗娃妈妈对他们千恩万谢,王医生在前领着。

温建军在她身后低声的说:“馨馨,有把握吗?要不要翻翻书?”

温建军治病拿不准的时候,都会翻书再开方子。

温馨调皮笑道:“爸,放心,你箱子里面的书我都顺着背倒着背都没有问题,这点小病我会看。”

温建军立即松了一口气,道:“好,你比爸厉害,放心,你先试试,有爸呢。”

然后骄傲地看着他姑娘冷静地扎针,这就是他的姑娘,那么多中医,西医的书她都会背了,未来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半个小时之后,温馨开始拔针,狗娃立刻说要拉粑粑,等出了厕所,再按就说不痛了。

但是烧还没有退下来。

狗娃妈妈着急道:“温医生这怎么办呀?你赶快再扎几针,让他烧退下来呀?”

温馨道:“孩子太小,暂时不能再用针了。”

她看向王医生道:“给开一盒藿香正气水、干棉球和胶布来。”

很快王医生开了方子拿过来,温馨把藿香正气求把棉球打湿,放在孩子肚脐眼用胶布上,再推拿孩子天河水及两扇门穴位。

她对狗娃妈妈道:“等半个小时看看。你们中午没有吃东西吧?可以先去给孩子吃点稀粥。”

说完起身。

狗娃妈妈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拉着温馨的衣襟,着急道:“温医生,你不要走,要不然狗娃再发烧怎么办?”

刚刚通过王医生聊天她知道温医生不是卫生院的医生,是温石村的赤脚医生,今天是来考试的,眼看着天要黑了,估计马上就要回家了。

可她现在最信任的就是温医生了,她几针下去,狗娃都不哭闹了,肚子也不疼了,要是她走了,卫生院里没人治得了狗娃,她是不是还要去市里,她怎么去啊?

温馨安抚她,道:“放心,我不走,等狗娃完全退烧了,差不多好了我再回去。”

然后看向温建军,道:“爸,要不你先回去吧?”

温建军摆摆手,道:“不用,我和你一起回去,馨馨也饿了吧?我去买点饭菜回来。”

说完不给温馨说话的机会,就往外走。

温馨无奈的叹了口气,心里却暖暖的,她孤独太久了,有个亲人真是不错。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