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筹建新宅

吃过晚饭,一家人坐在一起闲聊。

奶奶:

“不知不觉中,膝下多了四个孙子孙女,现在俺算是活到十八点儿上了,睡觉都能笑醒,每天看着俺孙子孙女们围着俺转,心里别提多高兴了。俺现在的日子,给俺千金万银也不换”。

老妈:

“妈,您偷着乐吧,咱家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你和俺大身体都硬朗,到你们一百多岁的时候,重孙玄孙都天天围着你转,到时候您可别嫌烦啊”。

奶奶:

“一点儿都不嫌烦,恨不得多些孙子重孙子呢,要是能见到玄孙,那我就更不嫌烦了”。

老爸:“看来得把房子重修一下了,要不到时候放不下娘那么些重孙子玄孙,娘就该着急了”。

爷爷:

“咱家这所房子,是大和你娘成亲那会儿,和你二大的那院子同时起的,当时用着挺宽敞,现在确实有点儿不够用了。原先想着等海子成家的时候,再起新房子,现在看来不用等那会儿了。这几天咱爷俩上山备些木料,等农闲的时候,咱在旁边的空地上再起几间屋子。原来这几间不用动,俺和你娘住习惯了,就不挪窝了”

原泽海三岁多的时候,弟弟源泽洋出生,原泽海从父母的卧室搬到了爷爷奶奶这屋。去年开春两个妹妹出生,弟弟源泽洋也搬过来和爷爷奶奶住在了一起。家里人多了,房子确实不够用了。

另外,原泽海现在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晚上自己要进空间修炼,就不太方便了,对家里要起房子的事,举双手赞成。所以,听爷爷和老爸要翻盖房子,原泽海立马接茬。

原泽海:

“我赞成重起个新院子,材料的事,爷爷和大不用操心,包在我身上了,用人的工钱我这里也有办法。老爸明天去把三个村里的师傅们都请过来,我有些想法要详细地交待他们。我看旁边的地方够大,我想起个大点儿的院子,咱家这个院子也要圈进去”。

家里人知道原泽海的本事,听他这么说,也就相信原泽海一定是有了自己的主意,于是,一家人三言两语就定下了修房子的事。

第二天一早,原泽海到学校点了个卯,到了校长“办公室”把门一关,进了空间就往夏都的方向瞬移,到了夏都满世界地找建筑材料。

说来也巧,给舅舅筹备彩礼时遇到的那个郎官,如今在亲家的帮助下升了侍郎。地位不同了,家里的院子和如今的地位不匹配了,所以,这段时间正在大兴土木扩建府邸。原泽海一看,得,还得借这个主儿的光,就他了。

于是,原泽海把这位侍郎家里的建筑材料,又“复制”了好几份儿。

看到几个师傅模样的人,正在拿着一堆纸张不知道在研究着什么。好奇心一起,走到他们跟前仔细一看,原来师傅们手里拿着的是建筑图纸,正在研究哪个地方怎么修,哪个地方用哪根木料那块砖。

再一细看,图纸上面已经把哪个位置用哪个材料都标的清清楚楚。回头又在材料里一找,好嘛,原来材料上也标明了这是哪儿的柱子,那是哪儿的大梁,连椽子、檩子,门窗上都标的清清楚楚。

这就更方便了,把师傅们手里的图纸完完整整地“复制”了两三份儿,走出工地,找个没人的地方进了空间,回到校长“办公室”的时候,才过了半上午。

一边儿用神识笼罩着整个学校,一边儿拿出一份儿图纸仔细研究,先看到的是大院儿的结构设计图。

不得不感叹华夏文明的巨大魅力,移居比邻星这边儿的地球快两千年了,这位侍郎设计的大院儿,从设计图上看,结构居然是地球明代北方四合院儿的建筑风格。

临街是一溜儿坐北朝南的倒坐房,高大的大门在倒坐房东面数第二间的位置。从大门向里走,迎面是影壁,大门和影壁之间设计出一条甬道,两侧各开了一道月亮门。从东面儿的月亮门出去,图纸上标着“东南角院”,这个小院的南面有一间倒坐房,图纸上标着“车轿房”,家里的车轿可以从外面进入这间倒坐房,车轿里的人,则可以从东南角院儿直接进家。

从西月亮门儿出来就是第一进院儿,图纸上标着“前院”。院子相对较小,七间倒坐房靠大门的五间,图纸上标着“男仆房”。

西面两间倒坐房,用围墙隔出个小院,图纸上标着“西南角院”。这个小院子里面的两间倒坐房,标着“南书房”的字样,估计是用来和家里的管家处理家里的家务,接待外客和主人小憩的场所。

一进院儿北面的正中有一座垂花门楼,从这个门可以进入二进院儿。因为是整个院子的第二道门,所以叫二门,也叫垂花门。

进了二院,正首是九间高大的正房,中间的三间比两侧的耳房略高一些,图纸上标着“客厅”,应该是会见重要客人的场所。

客厅东西两侧,各有三间略低于客厅的房子,东面的三间叫东耳房,两间耳房标着“主厨房”,最东面一间标着“过道”。西面的三间叫西耳室,两间耳房图纸上标着“北书房”,最西面一间也标着“过道”。

东西两侧各有五间厢房,东面的厢房,图纸上标着“男客房”,西面的厢房,图纸上标着“女客房”。厢房和正房的过道,设计有抄手游廊。东西厢房南侧各有一间矮一些耳房,图纸上标着“浴房”,估计是为客人准备的洗浴间,或者也可以叫卫生间。

穿过东西两侧的过道,就进入第三进院儿。正房中间五间,是一座二层楼。一层标明了是家里长辈的起居室,分三明两暗,东西两个里间儿是卧室,中间三间是家里人聚会和吃饭的地方。

五间主卧两侧,各有一间耳房,图纸上也标着“浴房”得字样儿,应该是主人洗浴用的洗浴间,也就是卫生间。

东西耳房外侧,各有一道楼梯通向二楼,图纸上标着“绣楼”二字,应该是为家里女孩子设计的居所。

三院儿的东西厢房,建筑格局和二院儿的结构相同,从设计图纸上看,精细程度略高于二院儿的厢房,中间还有标着“小书房”字样儿的房舍,估计是用于男孩子居住和学习的地方。

正房两侧,各有一个月亮门,穿过月亮门就进入了第四进院儿。四院儿修着一排九间房,图纸上标明这一排房子叫“后罩房”,两道墙把第四进院儿分成了三个小院子,中间也有月亮门相互连通。

东西两个小一些的院子,分别标着“东北角院”和“西北角院”,东北角院儿的两间后罩房标着“库房”,西北角院儿的两间后罩房标着“小厨房”,中间大一些的院子中,五间后罩房标着“女仆房”。

光看完结构设计图,原泽海就喜欢上了这个院子。于是又仔仔细细地研究了为施工的工匠们提供的“施工图”。施工图分得很细,从地基、到排水系统,从下面的石墩子,到房顶的镇兽瓦当,一砖一瓦、一梁一柱,什么地方什么尺寸,哪个地方用哪种材料,图纸上标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到中午放学的时候,原泽海已经把图纸上的内容研究了个透彻,心里对新修这个大院子有了十分的把握。

带着图纸回家,老远儿就看到老爸原德旺正和七八个人,在院子外面指指点点,应该是与请来的师傅们研究建房的事。原泽海走上前先向几位师傅见了礼,然后拿出图纸向师傅们讲解设计图上的内容。用神识将几人笼罩起来,一盏茶的功夫,几人就把设计图上的内容彻底掌握。

原泽海和几位师傅谈到工钱的事,几位师傅说什么也不接茬,说给原泽海盖房子,不要工钱也心甘情愿。原泽海没有强求,只说等房子盖完以后,再感谢几位师傅。

二爷爷原信义听说大哥家里要起宅子,晚饭的时候,过来问爷爷有什么需要他帮忙的,说上山打材料的时候,他和德勤德俭也要去帮忙。还让开始修房的时候,家里人先到他那边儿挤一挤,等修好了再搬回来。

自家人自然不用客气,爷爷说肯定离不了弟弟一家的帮忙,有什么事直接叫他们过来。

原泽海则拿出了新院子的设计图,让二爷爷过过目,看得二爷爷睁大了眼。原泽海看出二爷爷眼里略带羡慕之色,就问二爷爷要不要一起把他那边的院子也重起了。二爷爷没说话,显然是有些意动。

原泽海趁热打铁,不等二爷爷开口,原泽海就说:

“就这么定了,先起东面儿的院子,到时候把地基的尺寸给二爷爷留出来,这边儿的院子一盖完,接着就起西边的院子。材料不用二爷爷准备,他都准备好了,到时候二爷爷帮忙看好工地就好”。

“另外,开工以后,我想为大师傅和帮忙修房子的亲戚朋友,每天提供两顿饭,起这边院子的时候,先得在二爷爷那边儿开灶,等起二爷爷家的院子的时候,再把灶房设到这边儿的新院子”。

听了原泽海的计划,二爷爷高兴得跟小孩子似的,对原泽海的安排满嘴应承,乐呵呵地回去和家人们分享快乐去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