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得开天眼知三界 桃园惊魂转心安

背生阴阳递增环,寸余长度两指宽。

金银星辰叠甲刻,腹生百足类锦蚕。

泛体遮云覆姿态,时隐朦胧目金丹。

神虫有道灵威势,且把神力共善缘。

杨戬目光惊讶望着神虫,马硕将其靠近对方的同时颔首笑道:此虫名为蚕丛,为世间灵识神种。今时以它为二郎引出神力,可谓契合至极也。

蚕丛一物极其稀缺,听说若不是女娲娘娘收得其始祖归入一界,恐怕世间此物百年前便断绝生路了。

此时,竟然亲眼看到活生生的神虫,他不由得满脸震惊的张了张嘴,内心复杂一时却哑口无言了起来。

这神虫只有短短寸余,但稀缺程度无异于世间真龙显圣。要知道身带职务的九天真龙,或是应龙、祖龙、烛龙一应皆在天界,自昊天上帝百年前归位以后,世间就再没见过正统龙神现身了。

蚕丛?

要?不要?

就在此时,马硕已然看出他的纠结之处,立刻颔首一笑左手再次一翻一正,第二只蚕丛赫然出现在了掌心。

还有!

杨戬瞪大双眼惊呼一声,马硕再次翻手将第二条神虫收起后,才与对方再次颔首笑道:只管守心听令,是否稀缺与汝无关。或者说,与现在的杨二郎无有半点干系!知否?

是,师伯。

面色怔怔望着马硕良久,杨戬才颔首拱手一礼应了下来。

而后就见马硕空出的左手,已然于胸前捏了个地煞手印喝令道:明心静神,谨守灵识!自结天罡印,灵台缓催功。

杨戬立刻于石凳上轻合双目,一动不动双手自然搭于腿上扣住法印。再看马硕以地煞印食指轻轻压住蚕丛,口中随即吐出一口五色灵气。

灵气与神虫周身云雾缓慢融合,使其于本真的素雅迷离之态,迅速化作一只淡金黄色的梭形金玉模样。

再看马硕立刻散去地煞印,左手轻轻盖在金玉蚕丛之上的同时,双手接连反正翻转九次低声喝令道:天地为引,鬼神无遁!去!

言罢,右手轻轻一掌印在杨戬额头,只见手心与额头间金光一闪,杨二郎顿时眉头轻皱闷哼了一声。

马硕见状急忙劝慰道:灵神离体融金身,痛楚本能还至真。忍一忍!片刻即可。

嗯。

轻咬银牙略显颤抖的杨戬,闻言立刻轻轻应了一声。

如此这般一盏茶的工夫,额头与手心如呼吸似的金光,终于完全散去的同时,马硕也随即收回右手舒了口气笑道:二郎,自觉如何?

双目依旧轻轻闭合,但却能看到周遭一切和面前师伯的杨戬,不由自主的惊讶疑惑道:师伯你,你。

吾?

马硕面容含笑反问道:汝,看到的是什么?且试言之。

神力,魔力。

杨戬眉头紧皱闭目迟疑片刻,才颇为不敢置信的低声回应道:星辰,经络。那,那是,食铁兽?

一言而出,突然睁开眼睛看向师伯,才发现对方只是颔首微笑不曾动弹,哪里还有刚刚那种失去肉身的奇怪模样。

师伯?

小心翼翼试着唤了一声,依旧有些不敢置信的杨二郎,看到马硕微微颔首才松了口气。

而后就听对面轻笑继续道:

道化灵识筑,目色泛霞光。

初识神魔幻,本真显模样。

百年勤修炼,神技再端详。

藏拙需铭记,切忌贪玲琅。

杨戬满面严肃低头沉思了片刻,急忙起身深深躬身一拜应道:师侄得令,谢过师伯再造之恩。

言罢,缓缓起身竖剑指喝令一声:收!

只见额上第三目缓缓闭合,化作一条金线归隐于灵识之中。

二人再出后山,再次拜别了玉鼎真人,马硕挥手一指身边杨戬,二人直接于正殿门外化光向南方遁去不提。

天宫,桃园之外。

数千神将护佑着一架九龙云车缓缓落下,门外驻守的神兵识得这座驾,急忙倒抽一口冷气转身就跑进了桃园内。

身为护卫统领的卷帘大将轻轻拉开了金漆车门,立刻躬身拱手低声启言道:陛下,桃园已至。恭请圣驾移步。

嗯。

冠冕下的威严面孔微微睁眼,轻抚长髯轻声应了一句,而后才一撩九龙帝皇袍转身下车。

可当他一步踏上云端,却不由回头望向西南方,迟疑了片刻才颔首一笑呢喃道:果真璞玉也!

随即就见桃园内急匆匆出来三人,为首者正是桃园御守瑞红仙子。左右各自跟着晴空与云卿二女,来到近前齐齐福一身齐声恭敬道:小神有失远迎,祈望陛下恕罪。

免礼。

大天尊随手挥袖颔首一笑,见三人起身立刻将视线转到桃园门内:朕此行并无他事,只是心心念东极神果,免得失了木天尊一番苦心。汝等自便即可,朕自行入园。

这?

瑞红仙子脸色闪过一抹迟疑,大天尊正要相询一二时,她立刻再次福一身回道:果木新栽,劳作照料熙攘嘈杂。若是陛下此时入园游赏,只怕不见青树嵌鹅粉,满目孤影遍荒凉。

敢挡昊天上帝的去路?

大天尊身边一应神将护卫,听闻此言不由面露讶色。三界九天之内胆敢这般行事的,此刻之前可谓绝无仅有。

只有大天尊本尊面色微微一怔,立刻洒然一笑颔首赞叹道:昔闻高徒心胆正,今时方知执意专。既然如此,沙蟾何在。

陛下。

卷帘大将立刻躬身一礼,大天尊随即颔首宣旨道:宣朕旨意,匾额与蟠龙柱按阴阳位安置。吾等就不入园中了。

此言一出,诸多神将与云卿、晴空二位仙子齐齐一怔,不由得将视线落在侍立一旁,目光无有任何波动的瑞红仙子身上。

还真让她给阻住了?

面色呆愣的卷帘大将,迟疑良久才急忙躬身应道,而后立刻对身后挥手喝令道:陛下宣旨,蟠龙柱按阴阳位安置。新匾换旧额!

是!

身后上百名神将闻声而动。

只见九根二人合围粗细,十丈长短的白玉蟠龙柱,与一块被金蚕丝巾盖住前脸儿,长九尺宽约四尺的巨大匾额,自两旁快速运到桃园门外。

此举正是:

天宫正主遇凡卿,神女拦路止前行。

斗胆天下惹天颜,却是心诚坦心境。

蟠龙玉柱阴阳位,化作阵眼添门庭。

桃园新匾留百世,且待枝繁花果盈。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