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于叔,还有就是按第一步方案修这个围栏之前,一定要把山上的路再好好的修一次,我这次回来画了一个图。画的是固定围栏腿的图,一个是间隔尺寸要准,外立面中心到中心尺寸要保证一米五。宽度要保证二百毫米宽、五百毫米高的平面,而且还得垂直。因为将来一旦开工,如让人家施工队的人来干这个活,不光是施工时间不知道得延长多长时间,光那施工费还不知得增加多少。”

“这些个都不是事,乡亲们肯定支持,给自己干活,而且还是乡亲们盼了多少年的大好事,怎么能不尽心尽力呢?我现在特想知道的是上、下山的围栏什么样?”

“我画了图纸,可我担心您看不明白,我带了一个用木条做的模型,您肯定能看懂。”

“还真是,光听你说我听不懂,可这一看我就明白个八、九不离十了。这太好了,从此走这条小路就安全了。”

达到的第一个方案是在上山小道靠沟谷一侧先建护栏。

护栏的腿用40角钢固定在上山小道靠沟边一侧的崖壁上,每隔一米五一只腿,它和上、下山台阶上面的离地高度都在两米五高,这只腿的上、下钻孔,两个腿之间用两根角钢连接,上、下等距一米。在这两根角钢上事先各钻九个等距20.5毫米的孔,把九根一米五长的钢管穿上去焊结实。一扇扇护栏连接起来就成了。

可这护栏没支点不牢靠、不安全,还要再加装一根40角钢,一头装在支腿的顶上,用螺栓紧固,另一头固定在小路内侧的崖壁上,与崖壁夹角呈三十度,每隔一米五支一根。利用三角形稳定性的原理,在支腿顶端两米五处再加装一根角钢,安装后要与小路的路面平行,另一侧仍安装在小路内侧的崖壁上。护栏就会纹丝不动,乡亲们上、下山就安全了。可是这道护栏只能护人,乡亲们上、下山时带的东西还是得肩扛手提,但这起码人安全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