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部队上的连长和指导员可没放松警惕,他俩知道,鬼子不把兵工厂捣毁是绝不会甘心的。鬼子虽暂时停止了轰炸,可一定在想法再来,部队决不能大意。

他们把山上的情况向上级做了详细汇报,还把自己的担心一起告诉了上级。

山上没有电台,也没有电话,要和上级联系,只能派人。来回最快也得六、七天。可这次派出去的人不到三天就回来了,回来的还有一个军分区的参谋,这人是个反空袭内行,原来在国民党部队上就是专搞防空的,他姓王。

他到了山上顾不得休息。马上就让连长、指导员带他去看地形。到了地里一看,他大吃了一惊。只见收割完的地里一马平川,王参谋告诉,“山上一定要防止敌人的伞兵,那时候的部队还不知道什么叫伞兵,也根本没想到伞兵会来。王参谋告诉他们要立刻组织网格防御,就是把所有庄稼地分成方格,每个格长、宽都是二百米,在格子的交叉点上建碉堡,碉堡的材料用黄土和草和成干泥,一圈一圈垛起来,一尺厚就可以了,这样速度能够快,修八个射击孔,人不用多,只要四个战士就可以,碉堡不设门,在堡内挖坑道可通外面,就防止鬼子从门进攻,坑道出入口设翻板,上面掩上土,防止鬼子从坑道口进入,占据碉堡。”

“鬼子伞兵来绝不会在森林里伞降。他们极容易挂在树上等着挨枪子。他们黑夜里也不能来,伞兵落地无法集中,最可能的就是清晨,还要无风的天气。如遇大风,又是高山,没等他们落地就会被大风刮跑,成功的机会就低,一定注意。”

“碉堡的枪眼儿如果能建在离地两米高的地方最好,视野开阔,便于射击。敌人即使到了碉堡跟前,他也上不去。没有门,他也攻不进来。只需几颗手榴弹就能消灭他们,问题是能不能在短时间内建成这么多碉堡。”

“敌人肯定要用伞兵攻击咱们,我得马上回军分区,请示首长马上派部队增援。不然鬼子万一上来,那损失可就大了。不光兵工厂保不住,乡亲们也得遭殃。”

走前王参谋又一次叮嘱,“碉堡一修,鬼子一旦派侦察机来侦查,发现咱们修碉堡,一定会派轰炸机来炸,我给出个主意,碉堡别修太大,里边只要够放四个战士就行,修好一个,马上用地里的苞米秸围上,鬼子侦察会误以为那是个柴堆,如果没修完也要掩盖好,别让鬼子发现咱们已经有了准备。我立刻就得赶回去汇报,十万火急,不能耽搁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