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结束与开始

相对于一直被挡在冀州城下的张角来说,张梁张宝两兄弟的起义过程明显要顺利得多。

他们自巨鹿县以东向北推移,一路打到长社,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刚到长社两兄弟就收到了大哥的来信,大意为“这里有boss,速来相助”。

张宝和张梁合计了一下,本打算先让大哥在荒野外撑几天,他们攻下长社,再带兵去帮忙。

总不可能十余万人乌泱乌泱也跟着一起去荒野露宿。

然后他们在长社遭遇了暴击。

先是刘备三兄弟带五百余人来回冲击,斩杀戴风、郭泰等渠帅。

好不容易俩兄弟计划了个围点打援的策略,等来了来自西凉的猛将董卓,又被刘备三兄弟暴打了一顿。

送走了董卓这尊瘟神,又来了曹操这个霸王。

懂兵法的曹操配合皇莆嵩、董袭等将,把俩兄弟打成了狗熊。

所以他俩也根本不是来支援张角的,实在是长社的牛人太多,打不下来,来冀州这里碰碰运气。

齐泽:我是什么很见的人吗???

兵法有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敌则能分之,少则能守之,不若则能避之。”

意思是如果我十倍于敌人,就围而歼之;若五倍于敌人,就实施进攻;两倍于敌人就要努力战胜敌军;势均力敌就设法分散各个击破;兵力弱于敌人,就避免作战。

汉朝时不允许郡县设立私兵的,有些想法的的郡守和县令会养一些民兵,但是没办法弄到铠甲,只能配备些刀枪棍棒。

但凡遇到战事,下属各郡就只能临时征兵,所以缺少军事训练,战斗素养低下,和黄巾军也没什么两样。

所以冀州城内算上齐泽带来的一千余人,也就只有三万守军。

其中还有不少是临时招募的。

不过万幸的是张角三兄弟的兵都被打得差不多了,剩下些虾兵蟹将估摸着也只有七八万。

围城是肯定做不到的。

况且如今的黄巾军,没士气没军粮没战将。

已经是强弩之末了。

齐泽来到太守府与卢植商议办法。

虽然远在朝堂的汉灵帝见局势大好,下了一道“不允许黄巾军投降”的神奇命令,但是齐泽并不赞同。

“所谓的黄巾军也不过是活不下去的百姓罢了,只要给他们能过生存下去的希望,有谁愿意冒着杀头的风险造反呢?”

“生而为人,岂能无牵无挂?他们如今跟着张角造反,他们的父母妻儿又在哪里?做不过是被张角藏在某处深山内,那些老弱妇孺在山上又要怎么生存,只怕过的还不如他们。”

“只需一封赏格,一道招降令,就能不战而屈人之兵,将军三思啊。”

齐泽还有一些未尽之言。

三国乱世是英雄的天堂,也是平民的坟墓。

七十多年的纷争结束后,留下的是骤降了百分之七十的人口,和一个唯世家论的王朝。

中原败落则异族兴,司马氏担不起保家卫国的责任,五胡乱华何其悲惨。

所以现在能救一点是一点,都是汉家人,没必要因为上位者的过失而丧命。

“可是陛下已经下了圣旨······”

卢植是个好老头,但是学了一辈子的儒家思想叫他不能违背皇帝的意愿,更不可能做出阳奉阴违之事。

“陛下的圣旨是不接受黄巾军投降,没说不接受逃荒的百姓。”

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汉灵帝这老东西在洛阳过得舒舒服服的,哪里晓得底下百姓的苦楚。

“只需要一碗米粥,就会有无数百姓望风而来。”

卢植点头,同意了齐泽的招降方案。

是夜,张角营中悉悉索索声音不断。

“你们看这个东西。”

“写的啥啊,俺不识字。”

“上面写要是咱们愿意投降,今晚寅正时分出营寨往东边林地去,有人会在那里分发投降证明。咱们拿着这个进城,便不会有人为难,连同咱们的家人都能活。”

“真的假的?俺听大贤良师说,狗皇帝不许咱们投降,要杀光俺们。”

“你看这个落款啊,写的是巨鹿县县令齐泽,他是个好官。那天带着百姓一起走的人就是他,咱们信他准没错。”

“而且信里还写呢,咱们去投降,第一年免赋税,还给咱们分田。这白纸黑字的,还怕他赖账不成。”

“这玩意儿你从哪得的啊?”

未免张角狗急跳墙,齐泽没有大张旗鼓地派人从城墙上射赏格,而是派人去张角营寨里“发传单”。

要不说张角是个书生,手底下的人吃都吃不饱,他居然还能相信手下人的忠诚度。

这又不是什么网游,也不是话本,主上不强势,手下的人一天都能有八百个心思。

到最后甚至是负责看守营寨大门的守卫开门放大家出去。

大多数起义的人都是老乡,就算不走也不愿意为难人。

待到天蒙蒙亮时,早已在西边等候的颜良文丑手中长枪一挥。

“儿郎们,破黄巾就在今日,与我冲啊!”

张角三兄弟朦胧中听到马蹄纷至沓来的声音,慌张冲出大帐,却见营寨大门洞开,两名大汉径直向自己冲来。

“来人!来人啊!保护大贤良师!”

张角的亲卫叫喊着,却不见往日的众多信徒。

“大哥快走!”张梁见时代紧急,来不及追究人都去哪了,带了一队人马冲向颜良。

张宝见状,也带头冲向文丑。

二人皆一个照面便被斩于马下。

张角被信徒带着仓皇南逃,向巨鹿方向去了。

不久便传来张角病故的消息,黄巾起义也宣告失败。

但是战争不会结束。

齐泽将所有人都打发去了军营,只留下蒋其守在身边。

“不知大人留下官在此有何时?”

蒋其已经很久没见过齐泽了,他还以为这位曾经的上司飞黄腾达之后,再也不会管他了。

他最近可没少找下家。

齐泽知道这不是个安分的人,但没奈何他身边都是忠良正直之人,实在是无人可用。

等董卓死后得把贾诩那个老东西挖过来。

“过两日有个小黄门要来,该怎么做,你心中有数。”

$(".noveContent").("halfHidden");setTimeout(function{$(".tips").("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