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剑指匈奴王庭

荀彧上岗之后,迅速安抚百姓,清理街道,再广招医者,救治伤员,又命各位将军从百姓中挑选精壮之人,组建新的部队。

转眼一个月过去,沮阳城已经基本恢复了原本的安宁,百姓在农官的带领下装设大棚,种上大豆,来年春天又会是一副欣欣向荣之景。

齐泽在百姓心中的名望大涨,是以征兵异常顺利,新招募三万兵马,皆是身强力壮的勇武之士。

齐泽将新军分为甲级作战军与乙级守备军。

三万人马中,莫约有两千人通过了陈到的水平测试,编入白毦精兵,为甲级军。

将另外稍弱的一万两千人编为沮阳守备军,为乙级军,选拔干练之士为俾将,负责沮阳城的守备工作。

再将最后精锐的一万五千人马编为步军,为甲级军,暂由文丑接管。

实在是手下无步兵统领,索性文丑的战车部队训练频率较低,还能帮忙兼管着,不然真是无可奈何。

政务方面,依然是荀彧统领治下所有政务,沮授专管军机要事。齐泽又选了几个有经验的老者做农官,教习种田之道。虽然有心想找人研究一下那传说级别的杂交水稻,奈何齐泽自己雌蕊和雄蕊都分不清楚,只得作罢。

科技没跟上来,空有一脑子的知识也没用。

沮阳一战打得汉人扬眉吐气,就连董卓都特地写信来招募齐泽,封他为别部司马,于洛阳就任。

齐泽推说幽州北部依然有匈奴余孽作祟,无法离任。董卓麾下有一毒士,名曰李儒。他总结了齐泽出道以来的所有战记,深觉这个人不是个安分的,便向董卓提议,叫齐泽守备边境。

董卓便封齐泽为幽州牧,无诏不得入京。

“青天天那个蓝天天,蓝格英英的彩,天上降下个齐幽州哟,他为百姓谋福利哟。青天天那个蓝天天,蓝格英英的彩,幽州军民日子苦咯,天天有那匈奴来哟。”

“青天天那个蓝天天,蓝格英英的彩,沮阳一战震天地咯,侵略者都回不去咯。青天天那个蓝天天,蓝格英英的彩,齐幽州他一心为民,指挥百姓打匈奴咯。”

不管董卓是什么心理,幽州人民知道齐泽上任之后,连摆三天流水席,庆贺终于有个好官能庇护他们。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幽州流传出一只民歌,歌词通俗易懂,曲调也朗朗上口。农人耕作劳动时,都愿意随口一哼。

幽州包含了后世的河南及其周边地区,是无论如何都写不出这种陕北民歌的,自然是齐泽抄袭的陕北知名歌曲“信天游”之后,改编了其中的内容,再叫蒋其流传出去的。

自古以来,百姓们口口相传的童谣和民歌最能体现民意,是以齐泽也顾不上无耻不无耻的问题,先把自家名声打出去再说。

民歌通俗易懂,唱出来又好听,一时间流传天下。大汉一十三州的百姓更加确认,齐泽是一心为民的好官,从辽东、冀州等地,但凡离幽州距离近一些的地方,无数百姓拖家带口,投奔齐泽而来。

齐泽手里有钱有田,冀州又是好兄弟袁本初的地盘,最是富庶,于是便能找那里的商人买粮食。

齐泽来者不拒,但凡来投奔的百姓,先给一年粮食当安家费,再给农耕器具开垦荒地,再由荀彧在幽州各郡县内安排住处。幽州前有张举张纯造反,后又铁蹄扣边,十室九空,正好需要人口填补。

齐泽因此获得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名声不提。

又过一月,正是朔风凛凛的节气,齐泽整装戴甲,立于马上,身后是颜良和赵云的骑兵,令带了五千步兵。马步军协同,准备出征。

“儿郎们,一个月前,匈奴犯我边境,杀我百姓,却被我本杀了个片甲不留。但是,单于羌渠虽死,草原各部族却不曾灭,如今正是他们群龙无首的时候。我欲领兵出征,整顿匈奴,叫他们再无犯我边疆之力。”

“出发!”

冬季本不是出兵的时节,天气寒冷,将士们无力作战。

之所以无力作战,原因无非是吃不饱穿不暖。若向其他诸侯那般,一日就提供两顿稀饭,那当然是无力作战的,将士们身体里没有能量,无法抵御严寒。

齐泽手下将士们的待遇是一等一的好,平常日子里肉食就没断过,如今北征乌桓,当然是酒肉管够。

至于穿不暖······齐泽治下素来有以工代赈的习俗,他贴出告示,号召百姓帮忙缝制棉服,按件计钱,无数妇女响应号召。

将士们将棉衣穿在甲胄里面,手上带了一种裸露五指的手套,战时可以摘下来,也不耽误拿刀拿枪,就这样踏着积雪,向草原进发。

齐泽和沮授商议,决定不能放匈奴人度过这个冬天。

冬季向来是草原人最倒霉的季节,各部族都会呆着原地猫冬,加上匈奴王庭大乱,群龙无首,正是趁他病要他命的好时节。

真要等来年春天,匈奴人把蒙古包一收,骑上马跑了,那真是鱼入大海,再也找不着了。

自从汉武帝之后,就再没有人深入草原追击匈奴,叫这群人都忘了,咱大汉曾经的冠军侯的风采。

将士们个个士气高昂,发誓一定要踏平匈奴王庭,叫他们看看昔年武帝的风采。

再不济也要打劫些牛羊回来,就让他们这个冬天趴在地上吃雪。

$(".noveContent").("halfHidden");setTimeout(function{$(".tips").("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