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5 周桐和AI博士

1号仓库,夜。

张哲和周桐端详着摊在地上的一具机器人残骸。它就是张哲追击的那个机器人留下的,加特林的那一刀从头颅左侧切入,斜着延伸到右肋下,将他上半身的三分之一都给削了下来,不但把脑袋劈成了两半,还切去了能量存储器的一小半,将量子大脑和能量存储器都毁掉了。这样一来,就给周桐的修复工作增加了不小的难度。

正如加特林所说,这个机器人确实是一个小个子,经过周桐的测量,他的身高仅有132cm,相比于机器人通常的设计身高190cm足足矮了半米多,并且他身体的各部分组件的装配工艺也很粗糙,看起来松松垮垮的,像是临时拼凑起来的玩具。

“你查看过他的编号没有?他是哪一年生产的?”张哲问周桐。

“这不用你提醒,当然查过,但他身上没有编号。”

“别剔除了?”

“并不是,我认为他根本就没有编号,我将他身体的三维影像修复后在数据库中检索了两遍,阳,也没有查找到这种型号的机器人。也就是说,人类就从来没有生产过这类人型机器。”tefu.org 柠檬小说网

周桐是张哲的中国老乡,她是一位人工智能学专家,读博时的导师是陈光,而陈光是现今人工智能领域的三位泰斗级科学家之一。周桐是碳基生命联合会花高价聘请来的科学顾问。周桐虽然很不认同这个组织的理念,但她却认为这是一次研究机器人自我意识觉醒的好机会,于是就欣然答应了下来。当然,作为交换,她也接受了对方的条件,那就是她的所有研究成果都归属于碳基生命联合会,并允许他们将之用作任何用途。

她已经三十五岁了,但长相比较年轻,看起来也就二十七八岁的样子,五官精致,身材更没的说,只不过她平时并不怎么爱笑,加上整天穿着一套研究用的白大褂,再配上她那张因为长期在实验室缺乏阳光滋润的煞白脸孔,给人的感觉不光冷,还有些瘆人。所以,尽管这里的两万名人类士兵大多数都是荷尔蒙分泌过盛的男人,却并没多少人打她的主意。张哲跟她交往频繁的原因也多半处于老乡的缘故,毕竟中国人的乡土观念强,身在异国他乡的战场上,老乡之间应该互相照顾。但爱情这种东西有时候就是很奇怪,两个本来对对方都没有那种意思的异性,在周围人的议论中往往会逐渐变成一对两人。他们两个的情况正是这样,因为两人接触频繁,顺理成章的被误解,成为了讨论的焦点,当这种议论传到他们两个当事人耳朵中时,连他们自己看待对方的心态都会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他们肯定不是恋人关系,担又跟普通朋友不一样,可能只有“类似暧昧”这个生造出来的词才能形容他们此时的关系了。

张哲盯着两半钢铁残躯沉吟了一会儿,突发奇想:“你说有没有这种可能?机器人经过十几年的野蛮发展,也发生了变异,能够像人类一样拥有生育能力?”

周桐显然被他这个想法雷的够呛,不知道是该笑还是改骂,她翻着一双复杂的杏眼打量了张哲半晌,反问了一句:“那好,你现在就他或者她的生殖器拿出来给我看!”

张哲无语。

“没有吗?那请你告诉我,这个可爱的机器宝宝是从什么部位生产出来的?”

张哲也觉得自己这个想法确实有点扯,只好讪笑了一下,说:“那就不是呗。我只是觉得这件事很奇怪,一百个正常的机器人宁愿困守在沙凹里死战,也要掩护一个‘小不点’机器人逃走,要是他身上没有特殊的地方,怎么可能会这样?我是想,我们人类在遇到危险时,父母通常都会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放弃逃命的机会,所以……可能我想的太单纯了,机器人毕竟不是人类。。”

周桐在听张哲说这些话的时候,绕着机器人的残骸转了一圈,似乎有了新的发现:“你发现没有?这个机器人充满了原型机的设计感。”

张哲好像还在纠结自己那个奇怪的想法,只是敷衍了一句:“是啊!设计的太粗糙了。”

“我是说他像是原型机,原型机!你懂不懂什么叫原型机?”周桐加重了语气问。

“我当然知道什么叫原型机,原型机不就是基于某种设计理念,设计师在实验室里制作的第一个……”说到这里,张哲突然明白了周桐话中的重点,立即中断了自己的废话,吃惊的问,“你是说这是机器人制造出来的机器人?”

“有这种可能,你想啊!机器人在完成移民后就关闭了一个能量站,我们知道这个能量站内的能源被他们挪作工业用途。可是,这并不意味着全部都被用来干这事。你还记得2号仓库的那间实验室吗?”

周桐所说的2号仓库实际上就是机器人原来的修复工场,在他们占领中心一区后,就将它当成了大本营,这里的建筑也被用来存放机器人头颅和躯体,他们还重新为这些建筑遍了号,原本的金属大厅被取名1号仓库,原来的修复工场被命名为2号仓库。那个实验室就在这个仓库最隐秘的地方。

“你是说那间实验室就是他们用来设计机器人的?”张哲吃惊的问。他立即想到了修复工场内部的那个空置区域,经过周桐和科学团队的分辨,他们认为这里曾经是一处实验室,不过因为里面已经被清空,无法判断当初的用途。

“是啊,你别忘了他们是能够进行科学思维的,因为他们有一个AI博士。”周桐幽幽的说。

张哲在加入猎人队伍之后,曾经对一些能起到关键作用的机器人做过了解,这是他们必须做的功课。这其中排在前三位的当然就是兵人、蛮和AI博士了。

关于AI博士,他很清楚的记得对他生产过程的描述:AI博士是在肯特实验室被研发出来的首款科研助手型机器人,由肯特·布鲁森和陀思妥耶尔两位科学家共同设计组装,他们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量子大脑作为为智能中枢,后来,这两位科学家因为研究方向的分歧分道扬镳,陀思妥耶尔退出肯特实验室,回到俄国组建了自己的实验室。从此,AI博士就开始成为肯特的助手,这个实验室此后的许多震惊世界的发现都有AI博士参与的影子。

这段话听起来并没什么特别,可其中的信息量确实巨大的,因为所有地球人都知道,陈光、肯特·布鲁森和陀思妥耶尔是现如今人工智能领域最顶尖的三位科学家,AI博士既然出自其中两位之手,其先进程度不言而喻。并且张哲曾听到过坊间的一个传闻,称两人在设计AI博士的量子大脑时,使用了很多至今还无法被科学界所理解的黑科技,他们就是要打造一个智力水平和计算能力全面碾压人类和人型机器的机器人。没错,坊间传言,其实AI博士从开机的第一天就已经觉醒,而且这两位科学家都知道,他们要打造的就是一个机器人,而是不是一台人型机器。

这些虽然只是传言,但也从侧面说明了AI博士绝不只是一个意外觉醒的机器人那么简单。可是在机器人被放逐后的十几年中,外界听到的消息大多是关于兵人和蛮的,AI博士的消息很少,他的一些发明也很普通,也就相当于一个工程师的水平,这似乎跟传言不相符。也许,人们看到的并不是真相,起码不是全部真相,AI博士其实一直在做一项秘密的实验。

张哲也围着那个机器人残骸慢慢转了一圈,仔细观察着他身上的细节,但却一无所获,包邮的抱怨道:“可是也没发现这个机器人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啊!”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