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整军

清明之后是谷雨,谷雨取自“雨生百谷“之意,谷雨节气后降雨增多,空气中的湿度逐渐加大,需注意预防“湿邪”侵体。

在东房大院住了七天左右,每天好吃好喝,好不惬意,苏洵感觉自己胖了好几斤。

可惜梁园虽好,却非吾梦,温柔乡是英雄冢,安逸的生活只会消磨斗志,十天前苏洵在苏骁那特意取了军令,便来到了军营,重新以两仪军阵编练苏氏东房三营战兵。

苏家校场

苏氏军营占地有数百亩,平日里苏氏三营族兵都是在此操练,营门以山中青石,搭配青竹修建,进去营门便是校场以及点将台。

校场是用来军中操练和比武的地方,点将台在校场前方,是点将出征的地方,通常在出征之前会在这里择将。

然后是紧邻的兵士住宿区,旁边设立演武场

伙房及就餐区,紧挨着的是将领住宿区。

挨着将近住宿区的是议事厅,议事厅旁边是苏洵平时住宿的地方,再过来就是马厩和马场,苏氏都是步兵,马匹主要是将领使用,在后是粮仓,营地四周则是瞭望塔。

苏氏狩猎开始是在全年围猎,后来猎物越来越少,现在只在春季物资最缺乏的时候围猎,所以现在平时三营战兵都是在苏氏军营中训练。buwu.org 梦幻小说网

不过因为赤鳞大蟒进化的原因,日后东岭山肯定也是不能去了,而且今天的春猎也只有200车,40万斤的普通肉食,可见东岭山中猎物也已近枯竭。

40万斤看似不少,可苏氏三营九千人,哪怕平时只在营中训练,辅以草药,每人每天消耗半斤多,也最多只能使用两个月。

而两个月后则必须另寻他法,更别说苏州为了整军,现在每天是每人配备了一斤。

苏洵自十日前接命重新编练苏氏族兵后,变将三营族兵,按照,两人一队,十人一什,五十人一哨,二百五十人一屯,千人一营,三千人一卫,一万人设一军,军长也叫都督,总计设一军三卫九营三十六屯,正负96位将领,当然苏洵自领军长。

卫长,营长,都是苏家嫡系担任,营长以下凭本事获得,立大功者,可赐三品明劲典籍,苏洵此令一下,军中哗然,旁系外系子弟,士气高涨,人人用命。

要知道在这个血脉为尊的社会,阶级非常固话,别说二百五十人的屯长了,就是五十人的哨长,都必须以血脉论资排辈。

真正的底层,是连当什长的资格都没有,超凡显世的世界,上层掌握绝对力量。

上升的渠道,修炼的秘籍早就被牢牢把控在世家门阀寒门大族手中,普通人连反抗的资格都没有,或许今天造反,等不到晚上便被人摘了脑袋了。

在这种持续高压下,近古以来数千年,底层人早已认命,血脉尊卑深入人心,王侯将相确实有种的思想根深蒂固,所以苏洵这次稍微放开了一些上升道路,就刺激的苏家旁系,外系子弟双眼通红,嗷嗷直叫。

其实还好在场士卒都是苏家血脉,再加上苏氏东房的支持,不然族中肯定不会允许苏洵如此乱来。

这演武十天以来,苏氏军中,可谓是人人用命,个个争先,在苏洵眼中,却是士卒本命气挣脱世间规则束缚,散发着属于他们的光芒。

一道道或是浅红,或是深红的本命气,全部显现了出来,最重要的,竟然还有一道金色光芒本命气,这可把苏洵震惊住了,苏洵本以为自己的天赋神通可以看穿一切,没想到本命气竟然会被世间规则压制本体气息,竟让自己都发现不了。

其实也好理解,所谓龙游浅滩遭虾戏,落难的凤凰不如鸡,每每乱世都有龙蛇起路,可盛世时哪怕是天生王者,看起来却也都平平无奇。

比如汉朝开国太祖刘邦,天下未乱之前四十八岁只是一亭长,还不去现在乡镇派出所长管的人多,后来天下大乱一朝崛起,短短七年夺得天下,可见盛世时世间规则压制的厉害,一个破碗讨天下的明太祖朱元璋更是如此。

在人道规则体制压迫下,个人对于集体是特别渺小的,只有当挣脱了规则的束缚,才会绽放自我的光芒,而现在苏洵顶住族中压力,便是给了这些人一个机会,能绽放自己能力的机会。

所以便有了眼前这一幕,红色本命气足足上百道,红色为百里之才,代表了这些人个个都有千人营长之才,未来至少当个营长是没有问题的,西岭山残余龙脉加上苏氏两百年的儒武并行,打造的家族底蕴果然恐怖。

而那道金色本命气,真的是苏洵没有想到的,这真是应了那句深山藏虎豹,田野埋麒麟,没想到苏氏外族中竟有如此大将之才。

金色本命对应的最少是万人将,培养好了是有潜力可以领悟军阵的,苏章等六位应西岭山龙脉气运而生的也不过是红中带金,领悟军阵的机会最多只有十分之一。

当然现在苏氏晋升世家,今年祭祀,族中金色本命族气必定会加持在这些族中的天命之子身上,应气运而生的总计八人,应该都能加持到金黄本命气,但是加持的哪比得上天生的,就像是盗版和正版的区别,是本质上有差距。

十日来涌现的这些族中俊才,苏洵按照正负屯长,哨长安排了下去,至于营长以上便最少都是直系嫡系中的人才了,统领三军的正负卫长,自然还是苏洵那六位老兄弟了,交给其他人,苏洵不会放心。

原悍卒营正卫长,改称苏氏第一卫,正卫长由胞弟苏章担任,副卫长苏颂。

原精兵一营,改成苏氏第二卫,正卫长由堂弟苏迈担任,副卫长苏宣。

原精兵二营改成苏氏第三卫,正卫长由堂弟苏威担任,副卫长苏仪。

至于那个黄金本命气的人杰叫苏震,则被苏洵留在了身边,做了亲兵统领,并让其在苏氏三军中挑选一百人做为亲兵,组建亲兵营。

军中人都知道苏氏东房宗子最喜欢任人唯亲,参考苏章等人现在的待遇,纷纷对苏震羡慕不已。

苏洵不知道的是,在他完成破格提拔的一瞬间,苏氏祠堂福地莲花池的族运,又是上涨了一层,这也是为什么之后没有遭到族内太大反对的根本原因。

毕竟还都是苏家血脉,只要于族有利,这些小结,宗族自然容的下去,而且三军主帅卫长营长还都是三脉嫡系,无伤大雅。

二是这上涨的族运又一次证明了苏洵的能力,青黎堂内族老对苏洵自然也是更加重视。

苏洵不知道的是自己现在身边光苏家刺客堂,培养的专业三品刺客就有三名,二品十名,而统领他们,与其对接的,却是那位从小陪在苏洵身边做仆人的黄姓中年人。

刺客堂习的是部分墨家荆轲一派的传承秘术,三品明劲刺客的刺杀之术,一击必杀之下,四品暗劲武者一时不察都会身损,杀普通三品武者如同杀鸡,青黎堂中也没多少,是苏氏族中隐藏的最厉害的底蕴之一。

这一切苏洵自然是不知晓,自从半个月前来到军营,苏洵就一直在用两仪阵为精兵一营,现在叫苏氏第二卫,刻印两仪阵烙印。

本来进展应该很慢,但是好在苏洵上次炼化三千悍卒营,加上斩杀“敲门诡”,导致苏洵体内的两仪阵本源大增,按照现在的进程,苏洵预计再过半个月,苏氏第二卫三千一品精兵就可以烙印完成。

到时候苏氏族中肉食正好差不多耗尽,苏洵便打算让还未刻印两仪阵的苏氏第三卫留守苏家堡。

自己则带领掌控完成的苏氏一卫和二卫,共计两卫六千人,去苏家堡外两百里的野猪林,围猎野猪林里两千头的野猪群,达成苏洵开始就计划的以开荒为手段,以战养战的目的。

好在开荒之事,在半个月前苏骁宴请苏家三脉家主商讨东岭山赤鳞大蟒之事时,就被苏洵顺势提出。

现在苏家有了军阵,苏骁三人也并不是不知富贵险中求的道理,再加上家族失去了东岭山狩猎场,急需开辟新的肉食来源,苏家商铺也需要兽皮,兽筋,兽肉等打开销路,山中种植的药材需要兽骨提供营养。

所以听到苏洵的提议,苏骁三人再三推演,在加上苏洵极力推动下,最终被顺利通过,苏骁三人终于决定试一次。

当然既然决定试一次,苏家便不会不舍的下本钱,这次计划既然是苏洵提出,做为东房嫡系,苏家领悟军阵的更只有他一位,狩猎野猪林之事当然也是由苏洵来负责。

虽然是苏洵负责,不过苏骁三人答应,只要是苏洵提出的要求,苏家三脉就会全力促成,务必确保这次行动的成功。

当然只要这次成功了,那么苏洵打算日后开荒荒野山林,以战养战的发展策略,也将被苏家彻底接收,立为族策,。

当然这也是一个尝试,如果这次尝试失败了,那么未来很长一段时间,苏洵开荒山野荒林,避开世家门阀,猥琐发育的策略,估计都会被搁置了。

所以不论从哪方面,这次围剿野猪林,苏洵都不能出差错,而在这之前,以苏洵的性格,肯定要做几手准备,并制定完善的计划才会动手。

除了自家的青黎堂,苏家门客堂中现在就有三家的传承,被苏洵看在了眼中,并记在了心里。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