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酒坊开工

“明天我就把鹌鹑蛋带过来!”赵小囡激动的说。

“好,快回去睡觉吧。”赵子菲笑了笑。

“感觉激动的有些睡不着了呢,嘿嘿……”赵小囡傻笑了一下就回屋休息了。

转天,赵子菲做了卤鹌鹑蛋,赵小囡吃的很幸福:“阿姐,这个拿出来卖,肯定能赚不少钱吧?”

赵子菲有些惊奇的看着赵小囡说:“小囡啊,你现在咋变得和阿奶一样了,看见点新鲜吃食就想用来赚钱?”

“阿姐,这不一样啊!”赵小囡无奈的解释:“我这也是为了扩大养鸡场里的家禽数量嘛。”

“再多的家禽不补充,还总被吃,也有吃完的一天啊……”

赵子菲一听,直接被气笑了:“你这是在嫌弃我总吃你的家禽了呗?”

“哪有啊,阿姐你真的想多了,我真没有这个意思!”赵小囡尴尬的笑了笑。

“这不是养鸡场里至少还空着一半的地方嘛,不多养点啥,这不是浪费嘛。”

赵子菲揉了揉赵小囡的小脑袋:“等不忙了,我就帮你做。”

“谢谢阿姐,阿姐最好了!”赵小囡高兴地说。

很快,赵子菲的酒曲就做的差不多了。

这天吃午饭的时候,赵子菲就主动提出来了这件事。zusi.org 狐狸小说网

“阿奶,酒曲基本上都准备的差不多了,随时可以开工的。”赵子菲说:“前期我指导一下大家,应该很快就能上手的。”

赵家阿奶却对让赵子菲出去抛头露面这件事有些犹豫:“三囡啊,后面的步骤应该比较简单吧?”

赵子菲点点头说:“确实不太难,应该有个天就能学会。”

“那这样……”赵家阿奶想了想说:“你先把家里人教会了,到时候让他们去酒坊就成。”

赵子菲猜测肯定又是什么闺中女子要尽量避免接触太多的外男,对她的闺誉会不大好。

可是为什么如此古板的赵家阿奶却允许臣逸帆接近她呢!

这到底是为什么啊!

“好,那我从明天开始教大家。”赵子菲点头应着。

酿酒其实不算多难的事儿,主要是前期制作酒曲以及后期的勾兑。

如果有条件的话,她还想再做出来个提纯的装置,这样一来,酒精浓度就会更高,酒也会更加香醇好喝。

但是提纯的装置并没有想象中的容易,因为这个时代工业落后,只依靠现有的技术,实施起来是真的挺难的。

但是,再难也不能轻言放弃啊!

赵家阿奶得了肯定,安排了赵家大伯、赵家大伯娘和赵家二伯娘一起学习。

赵家大伯是真的蠢,赵家阿奶对他根本没有抱太大的希望,她主要还是对两个比较聪慧的儿媳妇有所期待。

“阿娘,还是让二弟去学吧?我……”赵家大伯纠结着如何表达,他一点都不喜欢学习这些。

他自己有多蠢,他心里能没点数吗?

赵家二伯听到自家大哥的话后,心下一哆嗦:“阿娘,我还有好多活儿要干呢,大哥最近那么辛苦,还是让他在家歇两天吧。”

“不用了二弟,我不累,反倒是你,最近忙里忙外的太辛苦了,又要忙酒坊的事儿又要干地里的活儿,大哥看着心疼啊!”赵家大伯一脸诚恳地说。

他差点就被自己感动到了!

赵家二伯心里苦,他不想学啊!

“阿娘……”赵家二伯争不过自家大哥,扭头看着赵家阿奶,一脸哀怨的表情,仿佛被欺负一般。

“好了,老大!你是咱们家的顶梁柱,这种事儿必须由你来学,别想推给其他人。”赵家阿奶拍板道。

赵家大伯没了法子,诺诺的应了一声不再说话,闷头吃饭。

其实,学习酿酒真的没有多么麻烦,赵家大伯娘很快就学会了!

这期间,赵家阿奶去镇上定制的牌匾也到了,“赵氏酒坊”四个大字极为显眼。

因为要开始做工的事儿早就提前挨家通知过了,所以到了正式上工的第一天,所有人到的都很早!

由赵家大伯娘给村里人做了简单的动员,随后就开始教他们如何酿酒!

赵子菲则是在家中准备午饭。

开工第一天一定要吃打卤面,吉利!

这种复杂的打卤面,她来赵家那么久,还从来没有做过呢,这还是第一次做!

赵小囡一听有新鲜的吃食,罕见的没有去养鸡场,而是帮着赵子菲制作打卤面。

“阿姐,这面真好吃,真没想到面还可以做的这么好吃!”赵小囡惊喜的说到。

赵子菲没有回答她,熬了两个时辰的高汤,这打卤面能不好吃吗?

再说了,打卤面可不是面条的终极美味,什么焖面、盖面、拌面、汤面,还有一堆他们没吃过的美食呢!

此时聚在酒坊里一起吃午饭的村里人也很激动。

天啊,他们从来没有吃到过这样的面条也太好吃了吧?

“赵家大嫂,这面肯定是你们三囡做的吧?真好吃!”

“真羡慕你们能经常吃到这样的食物!不像我家那个婆娘,煮出来的东西和猪食一样难吃!”

……

这话赵家大伯娘可没法接,这面她也是第一次吃到啊!

为了她的面子,为了赵家的面子,她只得硬着头皮继续听着,她是绝对不会承认她以前没吃过的。

因为实在是太好吃了,所以大家把所有的面条都给吃了,光盘行动是最能证明一个厨师手艺的好坏的。

酒坊第一天开工很顺利,众人的积极性都很强,学习的速度也很快。

赵家大伯娘教的认真,大家学的也很认真。

甚至有人在心中暗暗告诫自己,早上少吃点,中午就可以留出来肚子多吃一些了!

临近傍晚,快到下工的时候,便有人问赵家大伯娘,关于后山枇杷果子的事儿。

酒坊开工的时间,恰好后山的枇杷也开始成熟了!

村里人都惦记靠着枇杷果子再赚些银子的事儿呢。

赵家大伯娘听到有人提出来了,便直白的告诉了众人:“我们确实还需要枇杷果子,和去年一样的价格收,果子也和去年的要求一样,可不能以次充好啊!”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