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瘦金体0字文

清晨,天空下着大雨。

哗哗的雨水落下,汇聚成了一条河。

许远睡醒之后,看着屋外哗哗的雨,没有出去的打算。

他先是去放飞了无人机,走到书桌旁,在椅子上坐了下来。

许远用一百万人气值从系统中兑换了书法的气息境界,十万人气值兑换了瘦金体技能。

他在桌子上铺上了一张白鹿纸,倒进砚台中一些清水,用墨条研了研,清水渲染成了黑色。

许远沉寂心神,提笔蘸墨,用瘦金体在白鹿纸上写到。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云腾致雨,露结为霜。金生丽水,玉出昆冈,……!”

练字是一件修心养性的事,在幽静的环境,安静的气氛里,练字的人自然有平静的内心,沉浸在书法的世界里,以纸墨为家,少了很多忧愁,有利于养生。

毛笔的笔尖是软的,可写出来的字却遒劲有力,这是阴阳合一,阴阳之道,是华夏文化的精髓,写字就是秉天地阴阳之正气怡心悦性,也是一种养生。

其次,练字可以使人心静。

但凡练过字的人都知道,在写字时不能心浮气躁,否则就根本写不下去,且字如其人,一旦烦躁了,写出来的字就跟狗爬的一样,不堪入目。

人只有心静了,才能在一撇一捺,横竖折勾之间收放自如,写好字。

当人真正投入到练字之中时,你会发现,不仅自己的心清净了,周围的一切都清净了!

宋徽宗赵佶,这个人治国不咋地,但是文化水平出奇的高,虽说各国帝王都可以,但是宋徽宗可不一般,还自创了一种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之为“瘦金体”,他热爱画花乌画自成“院体”。是古代少有的颇有成就的艺术型皇帝。

瘦金体因其与晋楷唐楷等传统书体区别较大,个性极为强烈,故可称作是书法史上的一个独创。

宋徽宗学习书法,开始是效仿初唐四大家之一薛稷的字,而薛稷的书法就是以瘦闻名。

他有次把自己写的字拿给宰相李纲看,李纲没有阿谀奉承,直言不讳地说您这个字写得太瘦了,于是宋徽宗解释道:我这个字就叫瘦金体,如果老百姓都学我这样写字,那么能省不少墨水。

对于这个故事,许远深以为然。

古代就有惜墨如金的说法。

古人说“一两黄金一两墨”,指的就是徽墨。

由于配方讲究、工艺复杂,徽墨不仅在古代是文人墨客所钟爱的“奢侈品”,如今一块上好的墨价格也从数千元到数万元不等。

传统徽墨制作需要经过烧烟、筛烟、称料、熬胶、和料、捶打、上模、晾墨、描金等复杂工序,而这项技艺也是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通常一两的墨锭需要晾6个月时间,墨锭越大需要的时间越长,高品质的墨往往也需要更长时间。晾干后的徽墨还要描金填色,再次晾干一块徽墨才算最终诞生。

一块好的徽墨能买出高价,那是制墨匠人应得的!

有人认为,瘦金体的“金”,与先秦时代的错金工艺有关。

在青铜器时代,为了让这个工艺品看上去更加有档次,古人就在青铜器铸造的基础上,发明了错金工艺。在制作青铜器模具的时候,就会预先在上面雕刻出凹槽,等到青铜器浇筑完成之后,再在这个凹槽上面镶嵌金丝或者金片,这样整个青铜器就会显得特别有档次。

然后像这种错金工艺,除开做成金丝的花纹之外,也可以做成金光闪闪的文字嵌在上面。因为这样的字的线条很细很瘦,锋芒毕露,所以现在很多人形容瘦金体的时候就形容是“铁画银钩”。

因此,在“瘦金体”这个书法命名里面,“瘦”和“金”都代指这种书法的特征,瘦是表象,以“瘦”闻名,而铁画银钩的“金”骨则是内在,既有“瘦”的外表又有“金”的特质内涵,才是真正的“瘦金体”。

瘦金体不同于一般的行书或者楷书,运笔灵动快捷,笔迹瘦劲,至瘦而不失其肉,其大字尤可见风姿绰约处。

因其笔画相对瘦硬,故笔法外露,可明显见到运转提顿等运笔痕迹,是一种风格相当独特的字体。

瘦金体是宋徽宗在书法方面最大的成就,千百年来得到了无数人的青睐,如金章宗完颜璟就是宋徽宗的忠实粉丝,他特别喜欢瘦金体,甚至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后世就有不少人都将他写的字错认为是宋徽宗的作品。

“束带矜庄,徘徊瞻眺。孤陋寡闻,愚蒙等诮。谓语助者,焉哉乎也!”

许远写完千字文之后,仔细打量这一副作品,其结字至瘦而颇具筋力。运笔直来直往,飘忽快捷,似行如草,流畅劲逸。笔道细瘦峭硬,挺劲犀利,无滞涩现象。

起笔收笔转折提顿处痕迹十分夸张强化,撇捺竖弯勾与黄庭坚长画外送极为相似,末端锋利如刀尖。

小字突显兰竹之韵,笔划之间呈现游丝,风姿卓绝,很是漂亮!

清瘦,惊艳,且带着一种远古的气息!

他觉得自己写了这么多笔划,总会有一笔,或者是一划和古人的心意相通!

许远越看越喜欢,赞叹道:

“笔落惊风雨,一代书法大家,自己要是哪天落魄了,去街头卖字也能衣食无忧!”

许远收了无人机,起身,走到放电脑的桌子旁,在椅子上坐下,将无人机拍摄的视频上传到了电脑上,剪辑过后,设置了一个瘦金体,千字文的标题,上传到了哔站。

他起身,走到床边,躺在了床上,听着外边的雨声,心想自己在南山山坡上种的黄豆不用浇水了,当真是收也凭天,荒也凭天!

许远心想,等雨停了,自己就去再收些黄豆回来,磨豆浆喝,磨出来,只需加上白沙糖和红枣煮水喝就好,石磨磨出来的豆浆,要比豆浆机做出来的更加传统,更加有那种怀旧的味道。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