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在俺们家生了七个孩子

崔凌亦在兵部慢慢有了施展,李知玥在家中的整顿也慢慢进入到了尾声,她参考现代企业管理的制度,条件设立得非常公平,对于那些经常偷奸耍滑之人,简直是残忍至极。

被抓住几次狠狠地惩罚了几次,今日李知玥就打算撵走几房人家。

“刘勺子!”李知玥喊着眼前的人,声音严肃,“想着你是老夫人引荐进来的人,即便是我这边做了小厨房,大厨房那边依旧是你做主,只是没想,一个月你竟然能贪这么多!”

说完,李知玥的手,狠狠地在椅子上拍了一下!

刘勺子讨不了好面上就露出了狠戾之色,“不过是几十两银子,便是老夫人,也不会说什么,你竟然要撵我走!”

小米闻言嗤笑一声,“几十两银子?打从我们去北宁上任,你在这个家待的也有三年了,三年你娶了两个小妾,在俺们家生了七个孩子,如今你这么一大家子都不做活,你倒是说说,你一个人的月钱,是如何养活这一大家子的?”

赵嫂子在一旁帮腔道,“就是,咱们主家不找你的错,好声好气地送你走,你便走,若是闹出来,咱们就好好把以前的账也都算了一算,看你以后还能不能在汴京再待下去!”

像刘嫂子还有崔钱这样的人,都是自愿投身进来的白身,本身都是族人或者与族人有些亲戚关系的人。zusu.org 茄子小说网

一般大家族里有好些这样的人在,为的也不过是混口饭吃,如今既在崔家讨不到好处,他们便可以继续寻找合适的下家去投身,但若是李知玥把事情闹大,以后怕是在汴京再难找出下家了。

刘勺子考虑到这些,脸上的狠戾之色才渐渐地褪去,哼了一声,不甘心的带着一家子人出了崔家。

外人问他为何不在崔家待了,他便说崔家如何如何抠门,治家如何如何严厉等等。

这些传出去,倒是替崔凌亦挡住了不少还想要投身来的本家那边的人,都是想混口饭吃,哪里会想着进崔府卖命呢。

倒是崔老夫人心中火气大的,她是一个非常念旧的人,越是年纪大,越是在心中回忆当初崔家风光的时候,那些老人儿在她面前,更能让她回忆起以前。

可是她招来的一些人,竟渐渐地被孙媳妇儿以各种各样的原因,慢慢的都撵了出去,她心中就不开心了起来,难免言语上就有些刁难。

李知玥却不吃她那一套,连续刁难她两次,她便再也没去崔老夫人那里请过安。

崔老夫人心里气得吐血,顾氏也在旁边帮腔,言语上就说李知玥不孝顺等等。

李知玥闻言,直接减了大房当月的一些供奉,节衣缩食了一个月,大房顾氏的嘴巴彻底地闭上了。

此时汴京城的城门已经打开,有些萧条的汴京很快就又恢复到以前那种繁荣的景象。

连朝堂上,宁王和傅相也好像是达成了某种平衡一样,最近上朝也不像以前那样争斗得热火朝天了。

一切仿佛都平静了下来,各家就有开始蠢蠢欲动了起来。

首先就是孙家,一直在外放的几个子弟都要在年底回京了,其中就包括了李知秋一家子。

听到这个消息,李知玥心中还是充满惊喜的,毕竟刚穿越过来的时候,她是和李知秋两人互相扶持的,还是习惯性的和她待在一个地方,就觉得人在自己眼皮子底下看着才安心。

不久父亲李成远的信也来了,他和张氏也是到年纪回京述职,如今他年龄也到了,这次回京,很有可能就再也不会出去外任了。

这对李知玥来说倒是一个好消息,一个是宏哥儿年哥儿的科考,另外就是两个人的渐渐长大以后的亲事,这些事情还是在汴京办得更加的方便一些。

因为这两件事情,让李知玥对今年的过年就多了一份期盼,心里每天都在算时间,预估着什么时候人才能到汴京。

此时恢复热闹的汴京又恢复了以往的热闹,请帖也开始多了起来,一会儿这家办诗会,一会儿那家办赏秋宴,总之,汴京好像一下子恢复了以前的活力。

李知玥拿着手里的请帖,筛选出未出嫁小姑娘可能去得最多的地方选择参加。

没办法啊,宏哥儿未来的媳妇还没定下呢,虽然母亲年底要回家,但在这之前,自己也要先看个差不多才行啊。

然而,还没等李知玥有所行动,她的这一切出行计划就被迫终止了。

李家老祖宗,因为秋天的几次降温,人不小心惹了风寒,就没扛过去,在一个深秋的夜里去世了。

李知玥接到消息后,急忙换上衣服,就去了李家。

此时李家上下已经一片素白。

李知玥作为外嫁的重孙女儿,在灵堂上磕头后,就出来了。

她寻到四夫人和宏哥儿,两人眼睛都红红的。

四夫人面上心情还是很平淡的,“丁忧就丁忧吧,你父亲到底不过是孙子辈儿的,并不会受到多大的影响,不过大老爷那里就不一定了,你看看大夫人的脸色,如今她几个儿子都不争气,全靠着大老爷呢,大老爷丁忧,对大房来说,可是很大的打击呢!”

李知玥顺着四夫人的话头仔细看去,果然大房人的脸色都不怎么好,连外嫁回来的李知婉面上都有恼色,看来大房内部是发生了不小的争吵。

李知玥见对方面色都不好,便小心翼翼地,不想去讨大房的霉头。

不曾想,六房第一个发难,直接在灵堂上提出彻底分家。

“如今老祖宗已经去了,你们也不必再装了,内里早已经分家了,我们作为庶子,再没见过账上的一分钱,倒不如趁着族人都在,把这个家都分了!”

大房的大老爷自然不愿意这么草率地就分家,“还有几个出息地在外头呢,咱们这么不吭声分了不合适罢!”

“怎么不合适?儿子辈儿的都在,那些个在外头的都是孙子辈儿的,也轮不到他们说话!”六老爷有些强势道。

他作为庶子,已经吃亏好几年了,若真扥分家,他还能得到些好处,反而整日里这么不清不楚的,他才是那个吃亏的人。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