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三章 拿什么拯救你

地球

河南某地大戏台(不要问那里,反正黑灯瞎火。)

“醒目一拍风雷动,折扇轻摇道古今。“

“听众朋友们,下面请收听有寒泉女士播讲的长篇评书《杨贵妃艳史演义》。”

“啪!”

“话说力士将杨妃扶上辇来,风驰电掣赶往宫中。途中内侍,络绎不绝,衔命相催,金连宝炬,连属于道。杨妃坐在辇中,哭泣不止。内侍用碧玉盂,盛其香唾,唾入盂中,转瞬之间,便成血色,光彩独红,浑如琥珀。众人莫不称异。须臾,已至宫内,力士率领见驾。杨妃含羞忍耻,参拜已毕,俯伏在地。玄宗命其平身,赐坐于帝。此时宫中,高烧银烛,阶前月影横空,玄宗就月光下,将杨妃定睛细看。但见她:黛绿双蛾,鸦黄半额。蝶恋裙不短不长,凤绡衣且宽且窄。腰肢似柳,金步摇曳翠鸣珠;鬓发如云,玉搔头掠青拖碧。依依不语,仿佛似越国西施;脉脉舍情,绝胜那赵家合德。艳冶销魂,容光夺魄。真是回头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玄宗于月光中,见此绝世佳人,不觉筋酥骨软,恨不能立刻抱入怀中,温存一番,方称心愿。但是翁媳之间,名分有关,沉吟不决。力士近前,密奏道:“陛下狐疑不决,莫非为著名分一层么?”玄宗微微点头。力士道:“昔太宗纳巢刺王妃,高宗纳武才人,陛下今日纳杨玉环,正是家法相传,有何妨碍?”玄宗犹不能决,力士重又奏道:“陛下何不使杨妃自行具表,呈请为女道士,一面别为寿王择配,俟册过王妃,再纳杨妃入宫,如此可塞外人之口,万全之计,无过于此。”玄宗大喜称善,即命力士,传谕杨妃,侬计而行。杨妃不敢违旨,立刻具表,自请为女道士,赐号太真,住太真宫内,一面别为寿王,册立韦昭讯之女为妃。玄宗为寿王册妃之后,私幸太真宫,杨妃迎驾入内,朝拜如仪。玄宗见其神光离合,仪态万方,实足压倒六宫佳丽。即命置酒欢筵,互相酬酢,亲爱逾恒。杨妃于数盏之后,微含醉意,离座奏道:“臣妾幼习宫商,颇善音律。今蒙陛下垂爱,愿奏玉笛,以侑一觞。未知圣意如何?”玄宗大悦,命取于阗国所贡之玉笛,赐于杨妃。须臾取至,玉色温润有光,以手抚之,微觉暖气袭衣。始知此笛为暖玉所制,冬日吹之,一室尽温,真无价之宝也。杨妃按拍依声,吹了一曲。笛声嘹亮,响遏行云。玄宗大喜,馨无算爵,已觉沉醉,传旨宿于此间,命杨妃侍寝。玄宗心爱杨妃,已非一日,今日遂愿,其乐自不待言。及至同床共枕,觉得贵妃体质肥壮,滑泽如美玉,温软如吴绵,妙不可言。杨妃初意以为玄宗年老,不料美如冠玉,床笫之间,大非寿王可比,心愿酣足。遂与枕边涕泣言道:“臣妾无状,以残花败柳,得邀恩眷,死且不朽。然愿得一物以为信,他日色衰宠替,可恃此挽留已去之馀恩,惟陛下垂怜为幸。”

玄宗闻言,不胜爱惜,急以钿盒一事,金钗一对,擘分其半,以赐杨妃。并用罗巾,亲为拭泪,细语安慰道:“朕得爱卿,看那六宫粉黛,如同粪土,惟恨相遇已晚,虽朝夕追欢,犹恐不足。岂有秋扇见捐之事!今以二物为信,赠与爱卿,倘异日朕有负情之处,天神共鉴,社稷不永。”杨妃闻言,忙于衾中叩谢道:“得陛下如此钟情,臣妾千秋万岁,感德无穷矣。”玄宗大喜道:“朕明日早朝,当册爱卿为贵妃,迎入宫中,共享欢娱。卿勿忧也。”未知玄宗册立贵妃之后,尚有何事,且待下文分解。”

悲不同:“好!”

君高卧九重云沉思。

“任何时间在红尘客是荒唐的,由她们玩吧。”后土牵手悲不同心道。

品情木伸愁肠百结。

安迟紫萍靠墙颤抖抽烟。

米思醒拔草干活。

奴尾芳抹泪。

任娇眼睛红红的。

“哇!”

也不知谁蹲地嚎啕大哭:“王八蛋!……寒老师你他妈的接着戏说……说王八蛋风流韵事三天三夜……呜呜呜……他妈的是人吗……”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